紫砂Q&A
本单元为自由讨论区,文责及取用图片之来源概由文者自负,图文内容并不代表真壶立场。
为免触犯法令,如张贴它站、他人或不当图文,或有广告之嫌时,真壶拥有删除之权利。
易沁出茶汤的泥料...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1231-15:39

《等链状气孔被乾涸的茶汤塞住后,非但水分子难通,连空气分子都过不了矣...。》

前天与0375老兄闲聊中提及练泥时砂浆比率所引起的种种可能云云...。

呵!呵!...亏0375老兄特地拍个特写照(如上),就在他所拥有的高峰工艺师僧帽壶(红橙泥)的泥底片子的刻字上头,经一夜的茶汤浸泡,会从字缝中沁出小滴的茶汤...。

嘿!嘿!...这就是典型“砂多浆少”之泥料特徵!
事实上,在十多年前练此泥时,老麻瓜早料及此...,不过为了特殊效果的达成,老麻瓜最后还是硬著头皮,将“失去黄金比率的砂浆比”提练出来!(因砂浆比的特异,也提高造壶者制作的难度自不在话下!)
最后终于练成了砂质特重的砂器美感!

这种“砂多浆少”的泥料经烧成后,本会慢慢地沁出茶汤(注:一般砂浆比正常的泥料,它的链状气孔结构会使空气分子对流,但水分子并无法通过并对流;惟“砂多浆少”的较宽松链状气孔结构,有时就会由少数的气孔让水分子通过,谨此注解说明。),但是经造壶者生胚时的“光明针”润饰手续后,就会形成“砂沉浆浮”的胎表现象,使胎表不致于泡茶时因冷缩热胀物理现象,而慢慢的从链状气孔结构中沁出茶汤!

也因此故,所以许多“砂多浆少”的泥料,并不会沁出茶汤。

0375先生的这个图片范例十分有趣,因这件作品的壶底之其他部位并不会沁出茶汤(因已光了明针),但在生胚完成全部制作步骤后,作者在壶底再镌刻上年款与壶名,切割掉了胎表挡住水分子的浆层,所以在泡茶后,慢慢的因热胀原理,而让水分子从字缝的链状气孔中沁了出来!

若您不禁发问,遇上这种情况时该怎办?

呵!呵!...照泡照用一阵子后,就是想请它沁出来也难罗!
盖,...等链状气孔被乾涸的茶汤塞住后,非但水分子难通,连空气分子都过不了矣...。

回覆1:易沁出茶汤的泥料...
发言人:0375小郑 1231-18:16
余董,请教您在真壶“砂多浆少”之泥料有哪些呢?
回覆2:易沁出茶汤的泥料...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101-17:37

呵!呵!...除了早期在一厂练的极少数粗砂质泥(10馀年前)外,就属“五色土”系列较为典型了。

其实这种类型的泥料真是难缠,...若明针光得不太够,就易沁水...(注);反之,若明针光得太老,则因胎表浆的收缩比较胎里的砂质更大,故即呈现不会沁水,但胎表有小龟裂痕的特点,虽不算瑕疵,也不会沁水,惟易造成人们的误解,...所以近年来老麻瓜在“江湖愈老,胆子愈小”的大前题下,对于易有麻烦事儿的练泥法,总想避而远之矣...!

注:光明针老或不老,只能在烧成后始知,并非制作当时即能掌握,特此说明。

回覆3:易沁出茶汤的泥料...
发言人:爱真壶者说 0103-10:22
读了馀老的文章,这个谜底才算揭开:昔日买过一把高峰的双龙墨砂壶,壶表有一个小龟裂,当初也不以为然,因为只有2毫米左右,用金相砂纸一推,就没有了,加上双龙墨砂色泽本身偏棕黑,也看不大出来。今日方知,还有这样一段曲折,真有意思。
还有问题问馀老:近日之“五色土”系列,并非全是浆少砂多,如嫩藏五色土,感觉类似昔日“年糕泥”之工艺,是浆多砂少且细。馀老能否对“五色土”系列分类作一较详细之解说?
回覆4:易沁出茶汤的泥料...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104-19:47

呵!呵!...用最简单而易解的方式来形容“五色土”系列之分类的话,就是如图片原矿所示:原矿上层颜色较深的地方,练好后老麻瓜取名为“藏五色土”,将“藏五色土”原矿的砂磨细(60~80码砂),并添加更多原矿的球浆,即得“嫩藏五色土”;而原矿图片下方颜色较浅的地方,练好后老麻瓜取名为“富贵土”,原矿统而练之者,老麻瓜取名为“五色土”!
所以,这四种泥料,都同样出自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矿区•二龙桥矿段,乃位于“青龙山”与“黄龙山”之交界处的断层岩,是许多年前该地造桥铺路时所得。

而最近发布的“降坡泥”之原矿挖出时间约于2005年左右...,在宜兴黄龙山与青龙山的交界处,宜兴市政府规划于此一降坡马路旁造一座公园与停车场。
老麻瓜于听闻此一消息后,特命矿工群守候于工地,捡拾蒐集【降坡泥】原矿,始得此泥。

目前已发布的“五色土”断层岩原矿所练出之名泥,共以上所述之五种。
回覆5:易沁出茶汤的泥料...
发言人:爱真壶者说 0312-17:07
余老您好!
您在以前的文章中说过(非原文,引用大致意思):...决定茶汤质量的关键,原以为是“砂浆黄金比例”和“精加工”,后来觉得关键是原矿...
现在的问题是:链状气孔对茶汤的影响有多少?一把茶壶,会不会发生链状气孔全被堵住的现象?谢谢您!
回覆6:易沁出茶汤的泥料...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313-19:22

《图为:许仲手制•掇只壶j~降坡泥;左壶为泡养5次后的情况,右壶为未泡过茶的全新品》

呵!呵!...原矿绝对是茶汤优劣与否的关键没错!

依多年来的经验推论,链状气孔对茶汤的影响是有的...,相信会员们都会有一个共同经验,当同一件壶用久沾上茶垢后,茶汤就会愈来愈“钝”!...也就是,茶汤中原本有的微妙香气,会渐渐消失无踪,甚至连茶汤的滋味也愈来愈无法歇止您充满澎湃欲望的茶瘾!...嘿!嘿!...也就是茶汤“迟滞钝拙”之意!《注:当您一把壶用久,遇到以上的茶汤情况时,用魔术泡棉擦净壶表后,即能让此壶恢复往日雄风矣!》

这应是壶表密布的链状气孔已被茶垢掩塞,所造成的“如上釉壶、瓷壶等”无链状气孔结构的壶所泡出的茶汤表现是非常一致的!

结论是链状气孔会阻塞,但却很容易“料理”掉。

回覆7:易沁出茶汤的泥料...
发言人:小威 0423-19:41
其实这种类型的泥料真是难缠,...若明针光得不太够,就易沁水...(注);反之,若明针光得太老,则因胎表浆的收缩比较胎里的砂质更大,故即呈现不会沁水,但胎表有小龟裂痕的特点,虽不算瑕疵,也不会沁水,惟易造成人们的误解,...所以近年来老麻瓜在“江湖愈老,胆子愈小”的大前题下,对于易有麻烦事儿的练泥法,总想避而远之矣...!

请问麻瓜老大 上文所述是指"开片"吗 ?

回覆8:易沁出茶汤的泥料...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423-21:22

《图为老麻瓜刻意练成有开片现象的少极数作品之一:韩洪波手制•景亭壶f~黄袍子》

呵!呵!...是的,就是开片!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要砂多浆少始能致之...;惟在“砂多浆少”的比率之下,泥料会变得“砂性较重”,也就是说...,会较没黏性,让制造茶壶时产生较多的难度与困扰。

回覆9:易沁出茶汤的泥料...
发言人:0375~小郑 0728-00:47

高鸣手制 润蕊壶 二代蜜古栗

手上全新的二代蜜古栗装水三天后在"润蕊"二个字及壶底圈的部分也沁出一点点的水,没想到蜜古栗也会有这种状况!泡完了一泡茶,洗净然后静置一天,再装水...三天后再看,就完全没有沁出任何一滴水了,手上的降坡泥也有类似状况,真是好玩。

也请Vivian试试在真壶山庄的润蕊壶 二代蜜古栗,只是还不知道结果如何哩?
回覆10:易沁出茶汤的泥料...
发言人:vivian 0728-14:48

报告小郑大哥,
看来还是您家的蜜古栗小姐比较有灵性,
为你美丽的品茗生活又添了一点小情趣..

整整三天三夜,我跟文凯一日看三回,
我家的蜜古栗大小姐还是一滴汗都不冒...
其实反而有点小失落哩....
有空再来山庄找我们聊吧:〉
回覆11:易沁出茶汤的泥料...
发言人:山水郎 0129-21:56
双龙墨砂也产在“青龙山”与“黄龙山”之交界处,但与五色土或降坡土质感相差甚大。
© 2024 古农真壶有限公司 / Design By Virtu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