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Q&A
目前位置: 紫砂Q&A 茶、火與時間
本單元為自由討論區,文責及取用圖片之來源概由文者自負,圖文內容並不代表真壺立場。
為免觸犯法令,如張貼它站、他人或不當圖文,或有廣告之嫌時,真壺擁有刪除之權利。
茶、火與時間
發言人:0056 1107-09:31
茶、火與時間

數月前,問了余董一個問題:『茶葉焙火最主要的目的是什麼?』
余董答:『為了讓茶葉經過焙火而得到我們所要的味道。』
*********
小弟僅以一杯茶敬∼2006高峰303、305,2007高峰303、305的炭焙茶師(已逝),誠如余董所說:「真是一個喝懂茶的焙茶高手!」。
*********

昨日下午在公司收到了李小姐急件寄來的2008高峰401,趕忙叫諸兄弟來嚐新鮮的冬茶。

茶干一聞:茶香清揚、茶湯一入口,乖乖…湯中茶香不顯(剛焙完火之通病)、茶水清新回甘迅速,完全一改過去剛開火味渾濃、茶香、茶水明顯的被火禁錮之氣。沖五泡,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回甘久久不息…。

回家的路上一直想:是焙茶技術的哪個環節改善了?往日的高峰新茶火味大是焙茶時為了趕工,溫度加的太快了嗎?

趕忙打了通電話余董,先誇一下說他的焙茶技術進步了…,隨後問了他2008高峰301、401的進步的原因。

余董哈哈了數聲,回答了我的問題…

《欲知余董回答如何,請待下一回請“余董”給各位分解》
回覆1:茶、火與時間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1107-14:27

豐富如百花齊放的茶湯美妙滋味,和令人感動的冬茶特有嬝繞幽雅揚香,及濃郁而強烈的回韻甘甜,只要翻蓋一聞...,嘿嘿!層次多變的轉香韻味,絕對教您大呼過癮!

呵!呵!..話說,為響應全球節能減碳的熱潮,並消滅老麻瓜日益中廣的福相(嘿!嘿!其實後者才是最主要的目的),本極想忍痛(頓失銀兩之痛)排隊搶輛4開頭六位數的Alex Moulton來品鑑欣賞,並隨著單車風潮好好夯一番!

孰料李小姐一聽完老麻瓜的雄心壯志後,一頭冷水就這麼硬生生的栽了下來:我真的想不出您的身材,配上小輪子單車的樣子,這輛小車承受得住嗎?它真可憐...。(註:近年來許多親朋好友為了呼應節能減碳運動,致摔得七葷八素、滿頭包的糗事等等敘述更是不在話下...)

唉!唉!...就差臨門一腳,又是中廣身材惹的禍!

昨日下午在無奈之下...,只好心情沉重的走過真壺山莊的對面買雙慢跑鞋,正在挑選試穿,忙得滿頭大汗、不可開交時...,突然的,56壺狂老兄就來了電話。(聽完這通電話後,老麻瓜認為壺狂老兄的名號,已足可加封茶狂老兄矣...)

喂!董ㄟ!

董ㄟ焙茶再上一層樓了喔!這次您焙的茶有變喔!

沒頭沒尾的,56壺狂老兄話就這麼飆了過來!

嘿!先生,麻煩您拿一下這雙的10號半!...這茶不是我焙的,是請真壺的製茶師傅連焙四次...,ㄏ,...是10號半沒錯喔!謝謝!(老麻瓜就這麼一句話衝著兩個人說話)

壺狂兄立刻問曰:那為甚麼焙茶的技術一次比一次進步?

啥?...老麻瓜聽不懂?以前是收茶前焙三次,這次焙四次試試!

壺狂老兄連珠炮問:以前高峰岩茶的毛茶,現在比起來,剛開封的時候,會聞到燥火氣,及綁住的茶香,茶湯也是要等到一陣子後,綁住的茶香才會釋放開來,而今年的秋季高峰岩茶這種情況已好了一半,想不到這次的冬季高峰岩茶, 一開封就茶香撲鼻而來,茶香更是熱情奔放...,所以您的焙茶技術一次比一次更上一層樓了喔?

老麻瓜七手八腳的急急綁上鞋帶,跺、踩、踢、跳的試著球鞋,邊走邊應曰:喔!如果是這回事的話,應該是一點兒小技巧而已...,因為長期來,山上的製茶師傅們總是一脈粗獷瀟灑,毛茶在最後一次焙好後,隨便用手一摸,只要與體溫差不多時,就進行收茶的動作了!所以茶葉的香氣就悶住了!

這種情況老麻瓜在試泡時就喝出來了,所以時常當場就教、訓了起來(呵!呵!許多看過真壺製茶師傅的會員們應知道,這位製茶師傅蠻懼老麻瓜的)到了今年秋茶採收前,老麻瓜特地請他老婆一定要盯住,一定要用手背試茶溫至有冷硬感時,才可收茶!

所以秋茶狀況確實好了不少...,不過,細品起來,總感覺仍有開朗中帶些悶?老麻瓜遂問其老婆,放涼時茶鋪多厚?

其用右手姆、食指約略比了一下。

不行,厚度要減掉三分之二,茶放涼時一定要愈薄愈好,直放到涼透才收,要收茶時會聞到明顯的清涼茶香時才收,還有火味時,肯定茶乾還沒涼透,一收起來,茶香就綁住了!所以一定要確實掌握收茶技巧!下次的冬茶要精益求精,千萬不要馬虎!

因為這樣的情形,所以才會有熱情開朗的冬茶讓壺狂兄您喝到!

老麻瓜一口氣回應到此,才猛然想起,乖乖!這壺狂老兄還真懂茶,連一丁點兒老麻瓜的龜毛動作,他還真的喝得出來...?老麻瓜只調了一下收茶的時間,或舖茶的厚度,這老兄就一通電話攻了過來!

說老麻瓜龜毛成性,怪怪!這位壺狂+茶狂老兄更是毫不遜色呢?

好個行家,這通電話來的好!

回覆2:茶、火與時間
發言人:0056 1107-17:17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回到數月前…
今年又開甕挖了些2001年的高峰炭焙205分裝小缶。
茶葉一沖,哇…焦糖香衝天,真香!一喝,真好!稍刺舌的火氣沒了,純粹的甘滑順口的茶湯。時過七年,董仔曾告訴我:『藏茶到“適當”的時間就喝了,不用久放。』,這茶的“適當時間”到了!
純炭焙茶的香味,無炭焙的火氣!

余董說:『為了讓茶葉經過焙火而得到我們所要的味道。』

這時想到了,去年、前年秋茶那個中區的焙茶高手,他焙的茶卻能在一年後就退火到我這等七年的滋味。可惜了,這麼好的焙茶師卻在2008年初走了…

*******
想想,輕發酵、中發酵、重發酵,不是也為了這個目的嗎?
*********
2001炭焙的高峰夏茶喝著喝著,問題也喝出來了…
茶湯好像少了許多內涵,湯入口有上層的茶香、下層的甜水,中層的醇厚度太少了(茶湯醇厚,小弟私底下認為這就是高山茶的正宗標的),茶也不夠活水。
余董回答我:
1.夏秋二季的茶,原就比春冬茶少了那麼多的內涵。
2.茶葉經重度發酵(俗稱的:紅水)後,層次會被“拉平”(中層的醇厚度降低)。
3.茶經炭焙後,茶湯的敏感度(靈活度)會降低。
【這三個回答,破了許多迷思,各位茶仙請自行體會!】
呵呵呵,想喝焙火較重些的高峰,又想要保留茶湯的高醇度度、敏感度(靈活度),余董倒指出了一條明路…請選購高峰104(此茶後加工為余董、李小姐二位半職業電焙茶師出手)。【廣告】
小弟當時立即於電話中反應,這104,難喝!澀與刺重了些,每次去真壺董仔用這種“高級茶”招待我時都喝的很辛苦…。董仔聽我訴苦後,加了一句話:『請存放一年後喝!』,一年後火氣退了,就有類炭焙香、醇厚茶湯與隱約常現的焦糖味。他又說,每年的104很多量要專門供應台、港的二大名美食家,他們也是放了一年後才喝的。
回覆3:茶、火與時間
發言人:0056 1107-17:39
有位禪僧說過:『打坐就每天坐,坐“久”就有禪!』
*
小弟問過老師…
生:為什我認為黃山谷的字不好看?(那“花氣薰人帖”詩意超好,字…)
師:山谷的字,每字看不好看,但你要去從結構、布局來看,“慢慢”看就會發現好在哪了!
*
與余董的某次問答…
56:剛焙完不久的茶,茶香被綁住了,如何喝得出來此茶如何?
董:聞茶干、喝茶湯,仔細去辦認其中微小的表徵,“慢慢”喝著喝著您就可以推測這茶日後的發展。
*
原來,『時間』的等待與淬煉很多時候是必要的!!
回覆4:茶、火與時間
發言人:0526 1107-20:12

看56大大與余董的對話真好
56大大把很多喝茶的感覺描寫的活靈活現
余董則是箇中奧妙一語道破
上列文章真是讓人長智慧啊 感恩~

話說茶喝了四五年
剛開始是逢茶就買來嘗鮮 現在則是只買真壺茶喝
雖然也許少了四處比較的機會
但也少了猜疑茶葉來源與開封迅速走味的困擾
就細細體會真壺茶葉每年每季不同的風味
開封前後細緻的變化(真壺焙茶工序的次數與講究真該大加鼓勵)
以及與不同泥料搭配後的呈現
這樣喝茶其實也是挺悠然自在的



回覆5:茶、火與時間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1118-14:36

呵!呵!...確如56壺狂先生所云:為掌握一泡茶最佳的品茶時機,『時間』的等待與淬煉很多時候是必要的!!

也就是說,茶剛製好或焙好的當時,絕大部份並不是最佳的品嚐時刻(頂多只是嚐到年輕、新鮮的味道),隔了一段時間,茶反而成熟了(完美了);...若有一天您查覺存放的這泡茶已經很合己意時,請儘速喝完它(亦即有花堪折直須折),以免開始走下坡就悔之晚矣!

註:已有好多回...,老麻瓜陳放新茶一段日子,喝到讓人很痛快的感覺時,總是不信邪的希望這泡茶能“無限上綱”的繼續好上去,所以仍頑固的置放著,結果往往當想到時再拿出來沖泡,卻已繁華落盡...,只好當成“老茶”來玩囉。

喝新茶最主要是享受聞水蒸氣時的新鮮“揚香”,而置放一段時間後,香氣與茶湯會慢慢地揉合在一起,呈現出更成熟的味道,也醇和了火氣之燥,更能讓人品得出好茶的“神韻”與“真滋味”...。

唉...,其實製茶、焙茶這玩意兒,與練泥、製壺一樣,都是蠻容易“動輒得咎”的(一製不好或馬虎,就會馬上給您顏色看!),再遇上老麻瓜這龜毛的完美主義者,所以當泥一練好、或壺一製好、或茶一製好,老麻瓜因長期累積的“老經驗”,所以一看、一泡,馬上挑出一大堆“應該可以做得更好”的理由與毛病,故常常搞得天怒人怨...,嚴重時則讓造者一翻兩瞪眼一走了之、不歡而散,輕者敢怒不敢言,私下議論X聲連連,直可謂遶樑三日而不絕於耳...。

老麻瓜只好臉露傻笑,硬著頭皮小心翼翼的說:可以做得更好,為何要差臨門一腳???

呵!呵!...氣就讓他氣吧。

回覆6:茶、火與時間
發言人:0765 1120-17:37
請教一下余董:
新茶如何做陳放?沒有開封的話是否無法達到陳放的效果?容器是否用陶器 ,或瓷器?陳放時間如何知道已達到最佳品嚐時機?是否每一種真壺出的茶都適合陳放(抱歉問了很笨的問題,不過還是想嘗試一下)
回覆7:茶、火與時間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1120-21:03

呵!呵!...新茶的能否長期存放,問題出在這新茶在裝袋抽真空之前,是否乾燥度已足夠?

所以,老麻瓜一再要求所屬製茶師傅必定要於茶葉製成的最後步驟,多烘焙個幾次,務使“茶乾夠乾”!...並在製成並冷透後,儘量爭取時間入袋抽真空,以確保茶乾不再吸取濕氣,始利其長久儲存。《一般茶山的師傅(或在山上買的茶葉),在最後的乾燥步驟時,常態是乾燥二次,以免水份焙失過多,造成成本的提高(成本提高的意義,就是利潤會無形消失之意),而古農真壺一定會嚴格要求烘焙3~4次,以免含水量仍過高,致不耐久儲,所以手中有古農真壺生產的茶葉之會員們,請放心久儲》

很常看到某些茶行、或夜市販茶、或以鐵筒直接置茶入內(沒另裝袋封存),或乾脆曝開塑膠袋,直接讓茶葉與空氣接觸,當您選定茶葉後,其再裝袋抽真空,如這種樣式販售之茶乾,肯定含水量已頗高,一買進家門的茶葉,品質立刻走下坡(或早已走下坡),就算抽成真空包裝,茶葉還是繼續快速的氧化,所以這種茶請務必儘速喝光,不用久儲。

回答一:

茶葉無論有無開封,請放在陽光照不到的陰冷(不是陰濕喔)、無異味之處,儘量爭取每天溫差不要過大的地方,若要放心,則買個陶瓷茶倉連袋子一道裝入其內,即可馬上免除日夜溫差過大的疑慮。

回答二:有開封的茶葉請務必用橡皮筋束起再陳放,未開封的茶葉可直接陳放,不過...因已開封的茶葉會多少吸取到空氣中的水份,所以新茶最好以一年為限(註:依老麻瓜的經驗),若已開封的茶乃屬“有火路的茶”(亦即已焙成幾分火的茶),則放個2~3年都仍會有揉合茶香與火香的風味可品嚐;...而,未開封的新茶,前陣子老麻瓜試開了一包1996年的高峰岩茶,風味已更形醇和,滋味很不賴,這表示新茶未開封能放個幾年沒問題,...若是“火路茶”的話,更是放起來輕鬆愉快,讓人高枕無憂也!

回答三:每泡茶因生產的情況與置放的環境等種種不同的因素所致,老麻瓜並無法提供“最佳的品嚐時機”,所以...嘿!嘿!...只好請您每隔一段時間,就自己先試泡一下囉。(老麻瓜認為,觀其變化就是置茶的樂趣所在嘛)

註:有問題歡迎隨時提出來共同切磋,765先生您客氣了。

回覆8:茶、火與時間
發言人:765 1122-09:34
多謝余董的經驗之談,待我拿到消費卷後再上您那兒消費消費!
回覆9:茶、火與時間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1122-16:25
歡迎,歡迎!
有空過來坐坐,喝杯茶呀!
© 2024 古農真壺有限公司 / Design By Virtu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