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Q&A
本单元为自由讨论区,文责及取用图片之来源概由文者自负,图文内容并不代表真壶立场。
为免触犯法令,如张贴它站、他人或不当图文,或有广告之嫌时,真壶拥有删除之权利。
古陶研究所专属球孔的作法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927-21:57

《如大写U字型般的球孔,再由壶外慢慢套挤入壶内。//////图片为:古陶研究所专属插榫式球孔的作法》

刚刚与会员好友们谈茶说壶聊了一下午,说到球孔的制作时,突然想到有一实品范例,特贴上供大家共同参考之。

说明:

一般常见的球孔都是固定规格制式压好后,将球孔沾上稀泥,再持之由壶内黏贴于嘴洞的外围,好处是无论嘴洞大小,只要球孔的直径大于嘴洞即可掩盖贴上,且只要将溢出球孔边缘的稀泥刮掉即成,...好处是施工十分简便快速;缺点则是不够牢固,盖只靠稀泥黏合无法再做细部精加工的处理,故时常会于掏茶洗壶时掉落,这种球孔掉落的情形,如有玩过早期壶的同好们,应该或多或少都曾遇过或听过...

而多年前,韩洪波所长与老麻瓜想了许久,始将传统作法做一番改良,采全手工按嘴洞大小来制作球孔,嘴洞掏好后,必量其洞口直径,再量身订做一个适当而略深的球孔(如大写U字型般的球孔),由壶外慢慢套挤入壶内,在接壶嘴时将球孔全部包掉掩盖即成,...优点是泥胚真正的衔接,怎么掏茶都不会掉落,且壶内球孔接触面增加,更利出水顺畅,...缺点是制作繁琐需时较长,且由壶内看进去,会有网孔与嘴洞的接缝线,不明其因的壶友们有时会误解成裂缝。

因恰巧手中有一把摔破的夏洁萍作品,破地十分凑巧,刚好露出球孔的一半,故特拍出供大家参考古陶研究所专属插榫式球孔的作法。(注:虽摔成如此,此球孔还是牢不可摇喔...)

 

 

回覆1:古陶研究所专属球孔的作法
发言人:古农真壶~vivian 0121-13:59

工作台上的保湿盒

工作台上的保湿盒中,暂放著刚为这把壶量身订制的壶盖、壶钮及球孔、可见得我们连球孔部位都是分别当作为一个独立的局部在花工夫制作的!有没有发现是较深呈U字型般的球孔呢?因此与泥胚接合烧成后完全是立体状的球孔,不会造成卡水或任意松脱的情况!与坊间一般常见、均一规格..反而易造成出水不易及易脱落的球孔完全不同。

回覆2:古陶研究所专属球孔的作法
发言人:765 0124-16:17
请问网孔上那么多孔怎么钻出来的?如果在置入壶中前要保持湿度,那不就软软的?又怎么钻出完整漂亮的网孔?
回覆3:古陶研究所专属球孔的作法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125-15:38

以手轻捏修刮而出,并光好明针的半圆泥片,用“穿孔棒”依序转圈掏出小孔。

示范作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韩洪波所长。

呵!呵!...最重要的,是要掌握住泥胚的乾湿度(要软而不湿,韧而不硬),太湿时即将之曝露于大气中,太乾时,即如前图般盖住让它回润,以达到欲需求的乾湿度,之后才可进行穿洞的程序。

注:一般市面上传统的球孔都是由壶内黏上内壶壁,取作业快速,只要能罩住洞口即可,且不用把把量身订做,优点是较为省工省时,缺点是有时于掏茶渣时会挖掉落;…而古陶研究所的名家群都是遵照自创研发的球孔,件件量身订做,一把壶一个球孔,采由壶外套入壶内,并保留卡榫于壶外,缺点是套入壶内的球孔无法抹稀泥填缝润饰,故有时造成玩家误为窑裂,优点是此手工作法无论如何使用都不虞脱落。
有关前述的古陶研究所专属手工球孔作法,将于之后的图片及文字来说明。

《续下页》

回覆4:古陶研究所专属球孔的作法
发言人:古农真壶 0125-15:41

示范作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韩洪波所长。

《承上文》

将球孔穿好所须的所有网洞后,再用“独固”逐一将每一小洞的“内外洞缘”清理乾净,并修润出美美的倒角。

回覆5:古陶研究所专属球孔的作法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125-15:44

示范作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韩洪波所长。

《承上文》

再用“挖嘴刀”逐一清理每一小洞内的残泥,与前几步骤反覆进行,直至完美且无残渣为止。

回覆6:古陶研究所专属球孔的作法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125-15:54

示范作家:高级工艺美术师•韩洪波所长。

《承上文》

当然的,在捏成球孔形状的小胚体上,用“穿孔棒”依序转圈掏出小孔,并用“独固”逐一将每一小洞清理并倒角后,再用“尖刀”清掉球孔内面的小残渣,并抛圆后,再用“挖嘴刀”逐一清理每一小洞内的残泥,就这样一直反覆动作,直至完美且无残渣为止。

嘿!嘿!...一个小小的球孔,就这么折腾了足足一整天!...还不知有用没用呢?(烧成率之低,让这一整天的精雕细琢化为乌有的机率,可达90%以上。)

所以可谓件件皆艰辛,该多给古陶研究所的作家群们掌声与鼓励!

注:有关造壶的种种,请0765先生进入真壶大观园的“制壶示范【打身筒】”,及制壶示范【镶身筒】多多参考,即可获得更详尽的制壶知识。

回覆7:古陶研究所专属球孔的作法
发言人:765 0126-01:15
说真的,从接触真壶到现在,网页上及购入手的看起来都蛮好的,每每看到有新的好东西出来,看到余董在说得眉飞色舞,有时虽知道好却看不出哪里好,知道收缩比高烧成不易,又不知道到底有多不易,只有一些讯息:
有些泥料因为收缩比过大烧成后易扭曲变形、有些泥料入窑后易爆砂、有些泥料烧成后易起泡或者凹陷、有些泥料成型不易..等等等....简直是族繁不及备载啦!!!....都各有各的困难度,不断的需要挑战及解决!

有时还蛮想看看烧不好是怎样?

工具刮著刮著..忽然就一个圆珠颗粒崩落!只好再填上稀泥重新一遍刚才的动作..过不久..又一个圆珠粒崩落....又来一遍..开盖时更不用说了..颗粒一崩落就得重修..以免让人误以为是开盖缺角....这也是为何光是一个小小的局部就修了一整天..十分费工!没有十分的耐力实在是做不成呀!

嗯.....还是有点难想像到底有多难搞?

我可不是幸灾乐祸啊! 如果知道这每一件作品都是这么辛苦完成, 除了庆幸买到喜欢的以外,更能体会作者们对紫砂艺术的坚持!


回覆8:古陶研究所专属球孔的作法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129-14:09
呵!呵!...真壶作品于烧成后,确实是经过千挑百选才能“验收过关”,让众会员们映入眼帘!

盖,老麻瓜是第一个“照单全收”花钱的最大玩家,岂能轻易浪费心爱又珍惜的coco...,故于严打再严打之下,遂形成真壶作品“良品率极低”的情事发生。(尤其是超级难缠的纯朱泥系)

之前或目前为止,古陶研究所已不知打烂掉几公吨的纯朱泥壶,只为了一些小小的瑕疵,说真的...,还真是可惜极了(不忍稀世名泥的糟蹋呀)!
只因为作家造的工、老麻瓜花大钱练的泥,而让这些有点儿小疵的好壶,就这么“砸烂丢弃”,著实可惜...,盖作家们不准将这些验收不过的作品带回家,而老麻瓜也不能“免费”带回家收藏,所以就“卡在那儿”,两边都动弹不得,无奈之下就忍痛砸掉,以安作家的心呀!

所以,老麻瓜有句名言:要害惨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是叫他做“真品的纯朱泥壶”!...嘿!嘿!
回覆9:古陶研究所专属球孔的作法
发言人:0765 0131-16:35
顺便问余董一个问题:对这些敢挑战难缠泥料的工艺师,能够完成作品,对他们来说获得什么?为什么他们能够在低于自己行情的代价下付出时间精力来做这件事?毕竟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名利的诱惑多啊!是不是有高于这个东西的目标在那里?
回覆10:古陶研究所专属球孔的作法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201-13:35

现代炒作名气的风潮烟消云散之后...,“下个世代”的玩家,看到泥色高贵绝美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生产之古农真壶稀世名泥壶之明艳动人时,喊标起来的高行情,才会是这件作品真正历史价值的高度!

《图片为:古农真壶稀世名泥壶系列•碧玉壶n~嫩蜜松碧》

呵!呵!...老麻瓜相信“物以类聚”这句成语!

当老麻瓜与作家们长期来所谈论的事物,除了怎么造出好壶之外(检讨制壶技艺的精进)...,几乎长期都围绕著善与恶,是与非...,和身为人所该有的立志,与赞叹贤能之士让人回味的事迹等等...,话题从不在ccco上头打转!

记得许多宜兴领导与友人,当一一见过老麻瓜的作家群后,私下总是翘起姆指,赞美老麻瓜找的人皆属正人君子之属,谓:看起来舒服,没有三教九流,没有吊儿郎当之辈,有水平!

嘿!嘿!...当然呀,老麻瓜怎会找吊儿郎当的制壶人进来“搞历史创举”,让自己天天瞧著心烦?

这件事,就如宗教信仰,有人甘心乐意为求永生(成佛),一生舍得、布施,尽一切力量牺牲奉献甘之如饴...,有人却汲汲营营只求今生荣华富贵,就算伤天害理之事,也终生乐此不疲!

其实古农真壶的作家群们,说真的,双方从来当家人对待,所以稀世名泥一再烧毁这一问题还不算太大(还能够相互体谅),较让老麻瓜头疼的...,倒是其爱人同志的房内唠叨,这老麻瓜可就难解矣...。

老麻瓜打从心里羡慕,宜兴作家们此生既可衣食无虞,又能留名,可谓稳当“名利双收”矣...,今日能在老麻瓜旗下一年到头用古农真壶稀世名泥来制壶,千锤百鍊出一身“盖世壶功”,有老麻瓜无偿提供场地、原料、和其他所有物资来支援,若终年累月仍要喊穷的话,嘿!嘿!...若有这号人物,则老麻瓜老早就请他另谋高就矣!

所以当今仍留在古农真壶旗下苦战的作家群们,老麻瓜除了打自内心的最高尊重以外,更多的是“同舟共济”的心情,愿能平安渡过这狂袭而来的汹涌波涛,永不被钱潮打散!

创紫砂历史的颠峰,是老麻瓜的坚持与理想,韩洪波所长和许多作家们,也皆与老麻瓜有同样的执著与信心来打造此一盛世之境!

玩壶!玩壶!

老麻瓜相信...,壶的真正价值,并不是一时价位的高或低来决定的,当人们对于壶艺的了解深入之后(就如绝大部份真壶会员们注重工艺水平与泥料的质感,而不重章款后...),壶的真价值就会浮现出来,这时看到的才是永恒。

注a:江山代有能人出...,所以就如老麻瓜的判断一样,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批壶艺高手出现(下一个世代还是会有壶艺高手),但某些极少数的大自然恩赐~古农真壶稀世名泥的原矿,却是绝无仅有的宝物,老麻瓜散尽千金终不悔...,能抓住多少就算多少,因这绝不是下个世代的人们能有幸拥有的!(请大家想像一下...,当现代炒作名气的风潮烟消云散之后...,“下个世代”的玩家们,看到泥色高贵绝美的20世纪末~21世纪初生产之古农真壶稀世名泥壶之明艳动人时,喊标起来的高行情,才会是这件作品真正历史价值的高度

注b:所以老麻瓜认为...,真壶的所有会员们,及老麻瓜与古农真壶旗下的作家群,都一直在创造紫砂历史新页,群力共襄盛举!

© 2024 古农真壶有限公司 / Design By Virtu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