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Q&A
本单元为自由讨论区,文责及取用图片之来源概由文者自负,图文内容并不代表真壶立场。
为免触犯法令,如张贴它站、他人或不当图文,或有广告之嫌时,真壶拥有删除之权利。
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901(大陆会员) 0530-16:45
为了买四壶四杯,这接下来的几个月可惨了,工资均已透支。
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我之前曾搜集过,但均未得到真的纯品。从余老你提供的朱泥品种(是不是大多均为你命名?),大红袍•蜜瑰红•嫩蜜瑰红在我认看来应是第一等,子畦梨皮朱砂••大皇袍等可列为第二等,至于其他我是了解不多。手头上有一梨皮朱砂孟臣梨形小壶,外观近子畦梨皮,但颜色偏黄,做工粗朴自然,毫不刻意修饰,单孔,仅底一方款小篆“原土朱泥”,原貌老旧,经本人重新清刷还新,至今已用四年,从平常无异到变暗沉,再到油亮(就象打了水晶蜡),再至晶透!!其过程非亲身所历不信,因此真壶各位老兄所言朱泥系的好处“变化无穷”我是比较认同的,但我也认为并非所有的朱泥品利均能如此变化(也可能是朱泥的定义是否再认真商榷),我增读过韩老大的几篇专业论文,不知以韩老大专业和余老的见识多广,对朱泥的具体阐释一下如何?
回覆1: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452(日本会员) 0530-17:37
看见VIP901兄提到了朱泥壶的定义,引起了我的好奇,借此版面,顺便请教一下余老。请问,(不论朱泥和红泥的争议),如果纯粹就朱泥壶而言的话,怎样的壶可称为朱泥壶呢?是指整支壶都是由朱泥原矿所制的吗?还是说,其他泥料调配朱泥所制成的壶也可称是朱泥壶?谢谢?

回覆2: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530-19:06
紫砂历史以来,陶人或玩家总是未予泥名定下一明确的正名与规范,故时而产生“鸡同鸭讲”之情况!
老朽有鉴于受此劣习受害多年,...故于首次练泥时即予以命名之!!!
如901老兄所谓之“原土朱泥”,顾名思义...,“原土”者,就是“原来是泥土”也!
这不是就“有说等同没说”吗?
这也就是陶人的长期陋习,其一小方章即可敲尽天下,管它是红是紫,绝对出不了错!
但是,......我们玩家可就丈二金刚抓不著头啦......
故,正名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矣...
您瞧,现在您老说起泥料大皇袍的名字,大家马上就立刻知道您所云为何!(连颗粒质感为何都不用说明)
这以前根本办不到的喔...(甚至现在还有太多的玩家还是红紫、黑紫的乱喊一通喔)
哪管它是朱泥系的皱石黄、三代石黄老朱泥、浣脂泥等等...,或是紫泥系的底糟青、清水泥等等,统统是红紫!
其他稍黑点儿者,管它是啥泥系,反正就通通是黑紫就对啦...
哈!哈!哈!.....前人真是混水摸鱼之至!

老兄为了描述该把“原土”之壶,可谓十分巨细糜遗,但是相信一般玩家还是看不大懂是啥感觉...
我个人设想....,若是将901老兄此把原土壶所用之泥料“小红泥加红泥调砂”正名之,再加推广让人认可时,以后大家不就一瞧即知矣...
注:901老兄这把原土壶可说是“半朱泥壶”,小红泥在朱泥原矿中等级不高,再予配上红泥调砂,是典型的仿老壶作法...,所以乡下仿老壶者,于茶壶出窑后就会予以“做老”,让人看来老旧些,故老兄始必须《重新清刷还新》。
............................................................
老朽对朱泥的阐释是:
茶汤细致无砂土味,养成快速不易脏,乃茶具之首!
至于韩所长对朱泥的阐释应由制作者的角度评之...
经老朽去电询问,回覆如下:
制作难成型、入窑难烧成、使用难周全(也就是会惊破啦)!
////////////////////////////////////////////////////////////
另回覆452小姐如下:
朱泥!...就老朽的看法是严谨的、狭义的,也就是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是朱泥系矿就是朱泥壶,不是朱泥矿就不是朱泥壶)!
但生产及消费市场却是宽松的、广义的!
举凡~~色调像的算是、质感有些像的算是、劣者是、优者更是、朱泥壶好卖当然手中的紫砂壶转口立刻就说是、调和者也是、用化料仿老朽名泥及名称的....更可名正言顺的说是“朱泥壶”!
这情形就如“冻顶茶”的名称之争般....
发源于冻顶山彰雅村,而供不应求之下,其他鹿谷十馀村渐渐地也叫上了“冻顶茶”之名...,更等而下之者...竹山等地也直呼“冻顶茶”其名而脸不红气不喘.....
直至无人分得清楚何者为真!!!
此情形也发生于彼岸的“龙井茶”之争!
据闻已泛滥到...只要是浙江所产者就是“龙井茶”!
玩者一头雾水,.......真者徒呼负负,........仿者上下其手...不亦快哉!!!
这就是人性!
这.........就是人性市场!
452小姐多想想其中缘由,就会判断出....为何每种成名之品,皆会有一大票仿者如影随形般攀附著生存...
本轻利重!
...“利”字当头而已!













回覆3: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452(日本会员) 0531-13:43
余老所言极是,其他一般行业也是,有些商人自己不行研发,看到人家推出的成功商品或模式,就一窝风模仿,有时侯光仿其名而不追求质量,反把市场搞坏…
我还有几个问题想烦请余老解惑,谢谢。
1,请问您说的《脏》是啥么意思?以前您好像也曾提到,乾布嚓壶易亮易脏,我不太懂这脏是指啥么?会失去光泽的意思吗?
2,朱泥壶的泥料好像有几十种,是朱泥矿本身就有很多种类吗?(我看泥料介绍的地方,好像都是只提到红石黄和黄石黄)。还是朱泥矿本身只有一种(或两种),但是调配其他的《泥料》或《砂》,而制成各种不同的朱泥原料?
3,我看嫩蜜瑰红,朱翡,朱妍,大皇袍,子畦梨皮,好像每一种朱泥壶颗粒的质感大小都不一样。请问朱泥壶的颗粒是朱泥矿本身具有的颗粒吗?还是一般的调砂?

最近买了高峰子畦梨皮,真的很漂亮,除了颗粒质感很特殊之外,朱泥的色泽也很美,新壶就有包浆的感觉。以前买过一把台湾手拉胚壶的梨皮,表面都没啥么光泽,完全不一样耶。店家说,因为调沙之后,烧成之前要先洗一下壶面,让沙感跑出来,所以无法磨光壶面..﹒(现在想想,当时大概被骗了)。请问子畦梨皮的颗粒是烧成之后浮出来的吗?不然怎能作光明针?
回覆4: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皇袍小兄弟 0531-14:03
余老练泥玩泥几十年如今还要来个朱泥正名运动(还好咱500弟兄不必走上街头)真是苦了余大傅;在此我只是要替大皇袍说句公道话.
皇袍,古代帝王的象徵.大皇袍则皇胄天脂气质出众.养之'冲之'茗之'醇美甘甜贵气逼人.有若君主亲临天下皇袍加于其身.在我心中,大红袍'蜜瑰红'嫩蜜'大皇袍此乃目前台面上的四大天王(三代嫣红除外因其皆已被众大哥包养).若说大红袍是国王,蜜瑰嫩蜜是后是妃,大皇袍则是豆蔻年华英姿焕发培养接位的准皇太子哩

回覆5: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182 0531-18:50
余先生:我对朱泥壼制作过程仍有一个疑问,不知您能否回答,
1.朱泥壶可不可能用同样品种泥烧制而不用小红泥作球浆,譬如:大红袍用石黄心其球浆使用石黄心....
2.古朱泥壶制作是否渗用小红泥作球浆

回覆6: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531-20:59
嘿!嘿!
今天大伙的问题可真正对了老朽的脾胃!
........452小姐亦足可堪称“紫砂好奇宝宝”之雅号矣....
能得诸位同好,...就算老朽施展起艰涩无比的“一指神功”时...,亦“吃苦当做吃补”矣...
............................................................
452小姐问:
问1,请问您说的《脏》是啥么意思?以前您好像也曾提到,乾布擦壶易亮易脏,我不太懂这脏是指啥么?会失去光泽的意思吗?
答:老朽的所谓《脏》,乃指壶身藏污纳垢之意!
用乾布拭壶时,因抛光的作用大于拭净的功能,所以就容易将壶表抛得亮晶晶...,但是也同时易将茶巾的油垢,及茶汤所遗之茶渍擦贴壶表...
致长期下来,光则光矣....,惟泥色却也日渐暗澹而不扬!
这道理就类似洗车!!!
我们都知道,要将车子洗乾净非得用水不可,但上腊时却要用乾布来抛光罗...
问2,朱泥壶的泥料好像有几十种,是朱泥矿本身就有很多种类吗?(我看泥料介绍的地方,好像都是只提到红石黄和黄石黄)。还是朱泥矿本身只有一种(或两种),但是调配其他的《泥料》或《砂》,而制成各种不同的朱泥原料?
答:事实上...,就宜兴一地来说,老朽所知的泥料原矿可能已上百种矣...
只是...,有好许多原矿的品质实不足以担当制壶的需求,故.......朽不取之!
记得篮子大大的网站上曾贴有“黄石黄”的原矿特写,可谓“百彩缤纷”!(452小姐有空上去仔细瞧瞧)
问题来了!
若将这团“百彩缤纷”的“黄石黄”原矿,整个捶打及球成浆之后,只会剩下一个“综合色”,......也就是老朽所呼之“三代石黄老朱泥”!
但.......,若将这团“黄石黄”原矿所有颜色及质感不同的泥矿细心的区分出来后,则会有许多前所未闻的数十种名泥矣....
如!....“黄石黄”的黑外壳,即练成“黑疾星”,....外壳与软泥之间的小隔膜经挑出烧成后,就是“蜜松碧泥”....,黄色软泥部份由外而内的层次之色感、质感皆有所不同,故有“嘉道老朱泥”、“朱翡”、“子畦梨皮朱砂”、“朱嫣”、“碧榴皮朱砂”等等,直至较中心的“大红袍”,甚至“黄石黄”核心的“石黄心”等等数十种红色系朱泥...
还有许多夹层内的泥矿等等....
当然地,每种泥料都会有不同的练泥技巧与程序,而并非一成不变的...,否则岂不无趣得紧?
单单这朱泥珍稀原矿“黄石黄”的提练,就已费了老朽多年的心力矣...
其他的朱泥原矿之秘藏宝贝老朽尚有数十种,有些现在还做不出来,有些其貌不扬,有些价昂不符成本等等因素,故暂时保密!
故,此题的答案是...,红石红、黄石黄是朱泥系中顶尖的原矿没错!....但朱泥原矿绝不止此二种!
只要是有不同的泥料加在一起的,老朽即会于“泥料小典故”的说明中注上“调和泥”!
没注上的就不是了喔...
问3,我看嫩蜜瑰红,朱翡,朱妍,大皇袍,子畦梨皮,好像每一种朱泥壶颗粒的质感大小都不一样。请问朱泥壶的颗粒是朱泥矿本身具有的颗粒吗?还是一般的调砂?
答:颗粒的大小取决于过筛的网目大小而定!
颗粒的形状却取决于...,捶打者颗粒呈鳞片状,石磨磨之者,...呈类圆状!
事实上...,大部份的朱泥原矿本身并无颗粒,也就是说...,所有朱泥的颗粒都需再经一道道繁复的练泥程序而得!
嘿!嘿!....为了让大伙能真正理解,而前后贯通之故...,老朽只得略略从头谈起敝所朱泥的提练法如下:
取一大水筒或缸,缸内先套入一层300码的细网,再将70码的较粗网置于300码细网之上,再将纯净的单一朱泥原矿慢慢洗入水缸中...,经搅拌云和后,注入一小注清水至溢出,此时一些浮游的杂质会随水慢慢流失,直至清净无杂质后,再将一大圆磁铁置于缸之中央,以手将浆水顺时钟方向卷成漩涡状,此时沉于浆中之较粗铁质会吸附磁石之上,将磁石取出洗净在置入,重复此动作直至无铁质即可。
吸好铁质后,先将上层70码的较粗网平正收口拉上(即可滤出比70码粗的杂质或颗粒),再将下部300码的细网平正收口拉上(此即为朱泥浆,但性质很不稳定,黏性较佳、张力差,易成型、不易烧成工整),再吊上滴水至适当的乾湿度时(嘻!有点儿像作年糕!),取出一部份拍成泥片(取出的百分比多少,需视要做出何种效果),入窑素烧约750度上下(视各种朱泥而有不同的素烧窑温),素烧好后予以敲碎,经石磨碾过后,再装入球筒中“球成”泥粉浆,再加入原本未素烧的朱泥浆中捶打平均而云和,此时黄色的朱泥浆即因部份素烧成红色的泥粉浆之渲染,而成红色调的朱泥泥料,再经真空机抽2~3次,直将泥料所含的气泡全数吸尽后(不吸尽时,成壶后会起气泡,这也是老壶为何起气泡者甚多之主因),即可略微风乾、装袋、陈腐矣....(注:经此程序练制之朱泥黏性较差、难制作成型,但颜色及水色较佳,烧成时较不变型太多)
注A:古陶研究所的朱泥颗粒,是取朱泥原矿练成泥料后,拍成片状,经先入窑素烧约750度上下,取出后予以捶打过筛,选出特定大小的颗粒,再予球筒滚磨(去颗粒锐角),后再筛一次(筛掉锐角磨下之不整齐的粉末),再依一定比率加入上述方式练制之朱泥中,捶打抽真空而成!
注B:纯净朱泥浆、及砂、和素烧后的“泥粉浆”的比率,再套上适当的精加工程序,和充足的火侯,就是古陶研究所泥料“出类拔萃”的主因!
至于,外头基本上用砂多是红泥原矿砂直接冲入,则又另当别论矣.....
问4,最近买了高峰子畦梨皮,真的很漂亮,除了颗粒质感很特殊之外,朱泥的色泽也很美,新壶就有包浆的感觉。以前买过一把台湾手拉胚壶的梨皮,表面都没啥么光泽,完全不一样耶。店家说,因为调沙之后,烧成之前要先洗一下壶面,让沙感跑出来,所以无法磨光壶面..﹒(现在想想,当时大概被骗了)。请问子畦梨皮的颗粒是烧成之后浮出来的吗?不然怎能作光明针?
答:高峰子畦梨皮就是如上述之法练制的,经制作完成后,一样可光明针,只是烧成时.....,因颗粒已经素烧收缩过,而泥浆部份基本上未收缩,故烧成后泥浆部份收缩较多,而颗粒收缩较少,则会出现粗梨皮之效果!
台湾之壶因无高收缩比之泥,故虽调砂后烧成,也并无法有梨皮之效果,所以不得已之下,只好于制成壶生胚时,用毛笔沾水洗些浆掉,以呈现出类似梨皮之效果,但颗粒之上即无法有包上一层浆之自然感矣...(452小姐应看过土水师傅将墙壁用水洗出砂粒的“洗石仔”手法吧?)
故博得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犬之讥!
呼!呼!
紫砂工艺这东东就是这样....,随便问个结,就需从头讲起才能让人看得懂,所以老朽罗嗦了一堆,看得头有些儿昏了吧!
有意研究的壶友们,可最好趁此机会列印下来参考...,因....这可是商业机密哩!















回覆7: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531-21:02
嘿!嘿!
“皇袍小兄弟”老兄让老朽怎么想都想不出是哪位仁兄哩!
老兄爱泥爱壶之情怀溢于文中,老朽服啦......
////////////////////////////////////////////////////////////
老朽“言无不尽、知无不答”.......,182老兄的问题就是老朽的问题........,故!当然可答:
1.谁说朱泥壶一定要用小红泥做浆呢?
一般用小红泥做浆的所谓朱泥壶,最主要只是取其价廉物多之故而已...
除早期一、二种泥料外(如三代名剑),这些年来,老朽练泥本就是甚么泥就是甚么泥的喔...(甚么浆就是甚么砂)
2.古老壶因制作、窑烧较原始等等因素,及顾忌成本和市场需求不严之故,所以有用上小红泥增色的所谓朱泥壶就已阿弥陀佛矣...



回覆8: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452(日本会员) 0601-14:23
哎呀,余老真是太感谢您了!!!
看到您的回答,真是让我思绪大开,以前不懂,一直纳闷为何红石黄、黄石黄,能制出这么多种朱泥壶料…
原来…原矿本身就有许多些微的不同,再加上各种不同的提制法…,真是惑然开朗。太感谢了。


回覆9: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200 0601-14:23
余董您好:
上述鍊泥过程最后叫陈腐,
这陈腐是鍊泥过程的一道工序,还是仅是备料而已?
若是工序,那陈腐有甚么作用?对成壶有何影响?
陈腐后是不是一定要回鍊?
以前曾在某BBS见人讨论过,
但好像各说各话,不辩真假,
毕竟实务为准,所以请余董解惑说~谢谢!
回覆10: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01-20:31
咳!咳!
452小姐不用客气!
老朽发现您很好奇,而且理解能力真的蛮高的喔...
............................................................
嘿!嘿!
堆放泥料就谓之“陈腐”!
也就是以前玩家说的“养土”啦!
没啥神奇的....
“陈腐”一久!....可使泥料较易成型不开裂,尤以调砂之泥料较为明显。
至于,陈腐较久之泥烧成后有啥差别....,则...恕老朽看不出来!(嘿!也就是不会有啥大差异啦)
但是陈腐较久之泥若不回练,则因泥中的水份会逐渐分离致不云和之故,...制壶时较容易会有花泥、黑边(于壶嘴口之锐角处,或钮、盖缘较尖锐处会有似油墨沾附的焦黑斑),所以量较大时要回练,量少...则作家翻覆捶打至云和亦可...
嘿!嘿!
200老兄有脑子!
听一堆连泥料都没看过的人在胡扯“练泥之技法”....确不是明智之举!


回覆11: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901(大陆会员) 0602-18:43
余老,紫砂泥的分类在上个世纪初还只是根据泥的原矿颜色及烧成的颜色或产地来区分,那时的泥料说明在书上还红泥朱泥不分家,通常注:红泥,也称朱泥》》》,看来泥料正名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分析实践,主要是分析其原矿及烧成后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学特性,并以此来分类才是科学。也只有如此分析,才能彻底解释紫砂对茶的影响的根本原因,解释紫砂壶养成变化过程的奥秘。韩老大对此的研究应有一定成绩,何不由他来开讲一下,让我等开开耳界?红泥或朱泥在古时开挖泥矿时所占比例较少,那时挖矿以露天矿为主,红泥或朱泥矿一般仅是露天矿中极薄的一层,且古时制壶技术较差,对高收缩比的红泥(朱泥)烧制率太低,一般不用来烧纯红泥(朱泥)壶特别是大壶,多数用来为其他泥料调色,只有南方(广东、东南亚)等地需求小壶(如潘壶)较多且喜其红色调的好意头才较多用红泥(朱泥),因而“原土朱泥”应是“用原始朱泥矿(非调色泥)烧制的壶”之意,以说明其所应用的泥料。“小红泥在朱泥原矿中等级不高”,嘻嘻,馀老终承认朱泥中也有高低之分了吧?!朱泥矿在紫砂中的地位应该说是见仁见智,中国的茶叶种类繁多,并不见得泡茶就一定比其他泥料好,这其中争议实在多,我也因此与广东的众多壶友争论多年,未见有意见统一的,但以朱泥(目前的定义)的成壶难度,朱泥壶至少在工艺及稀少上占优势。
回覆12: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182 0603-13:31
在知早期档案及真壶智库均有小红泥注解,例如大红袍:矿产地宜兴丁山赵庄石黄.小红泥
..因此我不了解您加注小红泥字眼是何意

回覆13: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452(日本会员) 0603-13:37
谢谢余董。我的确很好奇喔,对于产生兴趣的东西,很喜欢追根究底。其实领悟力倒不是很好,不过,我可是很认真的在学喔!
以往,主要是使用台湾的手拉胚壶,所以对宜兴的紫砂器没啥么认识。老实说,4个月以前,别说是朱泥与红土之争,我还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泥料呢,以为宜兴壶不是朱泥就是紫砂。看到红色的就是朱泥,紫色的就是紫砂,黑色的大概就叫黑砂吧…
在偶然的机会里知道了真壶的网站,从此改变了我对紫砂的看法。这几个月,在紫砂Q&A看了很多经验谈和学习了很多紫砂的知识,坦白说,刚开始时,还是有点半信半疑,因为每个人都强调自己的论调是正确的,有时后真的搞迷糊了,不晓得究竟谁说的才是对的…。
我决定应该自己买一把回来试试,我正好看上了韩所长的小呈祥壶。或许,对于那些收藏家来说,这可能是司空见惯的价钱,甚至被认为是物超所值的价码,然而,对我及我的家人来说,花两万块买一把壶,可简直是天价啊!连我自己都讶异自己怎会作出这样大胆的尝试。但是,现在,我很庆幸自己作了正确的选择。其后陆续选购的朱翡,大皇袍,朱嫣,子畦梨皮,也在在都增长了我对真壶的信心。哈哈哈,难怪我老公会说,我喜欢上真壶是他恶梦的开始…。嗯,下一个目标是大红袍…肖想很久了,还没有coco…
回覆14: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03-14:23
咳!咳!
多年以前,老朽曾有过一小组...,专事用科学角度来分析羊角山古陶及今陶之成份,及各泥料间的差异性等等...
后来却逐渐察觉偏离紫砂艺术日远...,颇有舍本逐末的味道...,亦与老朽爱壶之本意有了明显之分野...,遂忍痛放弃“矿物学”之范畴!(嘿!嘿!一说到这矿物学的艰涩与无趣,相信诸位同好或许与老朽一般哈欠连连矣...)

嘿!嘿!....901老兄对古代泥矿与产制情形确颇有心得喔!
制壶者与练泥者之关系,就有如书画家与造纸者,...或是歌手与制曲人的关系一般...!
长期以来玩家常误以为制壶人自己会练泥等种种技艺(因一把壶从头至尾亦只落制壶者章而已),......长期来,这一根深柢固的观念,主导著玩家对制壶者能力的憧憬....
老朽想表达的是...,我们可曾看过书画家为了要书画,而自行上山砍材、煮浆、晒纸乎???
今日古陶研究所的分工情形,让老朽时常昵称作品为“高科技的群体创作艺术品”!
聊天至此,希望大伙今后切勿将古今的制壶人视作泥料知识或创作的高手喔...
注:韩洪波先生并无使用电脑的习惯,但901老兄的希望老朽一定带到。
小红泥因出矿地较广而多(注:以朱泥系各矿来比),确实价位、稀有度等皆较其他朱泥系逊色!
惟!....因老朽古陶研究所绝大部份著名的泥料都是由“红石红”、“黄石黄”所求,...同一原矿之下,实在很难分出孰者优、孰者劣....,故回答时往往只好建议大伙由自己的需求和主观的判断来分辨高下,...所以若诸壶友有分高下的论文时,老朽均表同意,...并以不回应处理之!
盖!...各人需求、想法、观念不同,适合甲方并不代表适合乙方,故老朽一再不愿正面回应有关泥料等级之别,实另有深层之意义,望诸位好友谅解之.....901老兄谅解之......
////////////////////////////////////////////////////////////
看了182老兄的来信如下:《例如大红袍:矿产地宜兴丁山赵庄石黄.小红泥》云云?
答:嘿!嘿!.......老朽猛看此信吓了一大跳,怎会大红袍有小红泥的踪迹???
莫非老朽一时老眼昏花、校稿者吃惯大锅饭?.......或一指神功练得不道地....而终至走火入魔???...致....胡言乱语?
但当老朽一再翻阅“泥料小典故”、“真壶智库”栏...,却找不到老兄所云的资料?
怪!怪!
这资料从哪来的,请赐教....,好让老朽赶紧干掉,以免继续遗害苍生!!!
////////////////////////////////////////////////////////////
嘿!嘿!
谨回覆452小姐.......
1.以前这黑色的泥料好像大家都惯称“黑铁砂”吧?
2.您这好奇的个性与风趣的言谈可真合老朽脾胃,有事尽管问吧!
3.买壶这档子事,是一回生二回熟,买久就会“贵”习惯啦!
哈!哈!





回覆15: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452(日本会员) 0603-15:46
刚刚上《泥料小典故》去充电学习,发现有黄石黄,红石黄还有红石红,请问,红石黄和红石红是不同的东西吗?又请问,《水色》是指啥么?谢谢。



回覆16: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03-17:56
咳!咳!
“红石黄”和“红石红”都是一样的南北(嘿!嘿!...也就是说....,是一样的原矿啦!)
故!二个都对!(注:这二个名字于矿工中都有人称呼之)

“水色”!......乃指泥料制成陶烧成后,本身散发的“温润感”!
////////////////////////////////////////////////////////////
十分感激182老兄的指正,老朽已更正完毕,....希望尚未铸成大错,真谢谢您的细心与鼓励.....
“真壶智库”中之误植乃会员讨论的部份,老朽未明察即予贴上,谨致上最大的歉意!

回覆17: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452(日本会员) 0603-21:11
我在《泥料小典故》的子畦梨皮和碧榴皮朱砂的解说部份,也有看到小红泥耶,《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赵庄•黄石黄、兰山小红泥》,不知道是否也是笔误?
回覆18: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03-21:13
嘿!嘿!
该二泥皆是较早期老朽尚于特艺一厂时所练的泥料,....当时应是属于纯朱泥壶的萌芽期,故想用朱泥系的泥料制造出绝美的朱泥壶来(此点.....似乎之前有略微提到过),所以是纯朱泥壶没错!(后来越来越热衷于单一泥矿的分析与提练的原因如下方的“注解”)
这点与坊间用“台西红泥加小红泥”,可是意义与练制成本不可以千里计喔!
故,非笔误喔!
.......小红泥也是属朱泥矿,最佳者产于赵庄兰山,故老朽有特地注明“兰山小红泥”,以示珍贵之意喔...
“注解”:多年来,老朽一直热衷于单一泥矿的提练,想法如下:
第一阶段:先将能到手的朱泥矿一一解析并提练之.........,以便了解每一层的特性与适茶性。
第二阶段:有了成熟的提练经验,及充份的特性掌握后,将来所提练的“调和泥”将可轻松地迈出历史的最大一步!
结果:孰知近年来赵庄山系泥矿日益缺乏,成本无故增高不说....,台币兑人民币也持续地贬值三成,哎.......,真如“雪上加霜”矣....
这终身理想不知何时始能实现矣.....


回覆19: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901(大陆会员) 0604-16:52
余老,对朱泥的优劣纯是我个人看法,各有各的睇法,也请各位壶友讲一下自己的见解!制壶人只有对泥性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根据泥料烧制的特性进行茶壶的体形创作,古陶研究所的分工合作可能是好泥料及优良手工艺的极好结合方式,但两者的沟通也应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这们才能提高烧成率及降低惊破率,为创作出富有新意的作品提供更大的空间。韩老大是否精于练泥之道我就不得而知,但敢于用超过35%收缩比的蜜瑰红作筋纹壶,如对泥料属性一概不知,那馀老你就惨了(好泥都给糟蹋了)!!!好的画家不一定会造纸,但一定会根据各种纸的特点选好的画纸。馀老不妨在珍稀名泥的壶上留下练泥者的大名,在紫砂壶历史上也有先例。我的个人看法过偏,各位接不接受都无妨,也接受各位中肯的批评,馀老乐于练制各种珍稀的纯种泥料的做法反对的声音也不少(在我的周围),但我还是挺受落的,所以我才想一见石黄心,提一提嫩蜜松碧。
回覆20: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麦穗 0604-18:33
敝人二十年来一直收藏大师的作品,后来接触到余先生贵所的作品和深入探讨泥性的奥妙后,就开始质疑大师们是否有真正用心在泥料和技巧的掌握上?
今天看到大陆这位先生的文章后,有一疑点敝人也想一吐为快,所以来信凑凑热闹,希望各位多包涵。
敝人手中有百馀把左右民初和近代大师的作品,近些年为何已不想持续购进大师的名作?
因为敝人忽然察觉所有大师的作品竟然只有寥寥几种泥料,且都是一般最常见泥料的紫砂壶,像这种情形是否也表达出大师群对掌握泥性的懈怠,甚至是根本无心呢?
相对的,多年来余先生贵所泥料的层出不穷必定也让手下的作者有更多的挑战和经验,所以个人认为贵所作家泥性掌握的高超是无庸置疑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门技艺的锻鍊也不会一僦可及,所以敝人十分赞同余先生分工精细的作法,结果如何余先生的好壶已经告诉您了,不是吗?
先进国家对任何科学的研究,更是如蜜蜂一样各司所职,不会身兼数职,这是科学或及至艺术进步的原因,也是敝人极力推崇余先生贵所作品的原因之一。
敝人因事务较烦忙,所以说过后可能无法回应壶友的讨论,请大家原谅。
回覆21: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望洋 0605-13:42
就收藏家之角度来看,其实练泥者为何人似乎并非那么重要,各方面表现出来之水准,可能收藏家会比较关心,诸如壶体气势、泥料颗粒质感、茶汤表现、泡养后变化程度....(绝无批评之意,请见谅!) 说真的,敝人很敬佩余老之精神,因其如同神农试百草般,寻找各种不同泥矿,以无数的失败经验累积,以换取些许成功之创作,放眼壶界此举无人及,如同哥伦布般冒险犯难的精神,将紫艺极力发扬光大,尝试再尝试,创作再创作,力求迈向最高峰,可以肯定的是前无古人,是否后有来者,就不得而知了?练泥者乃按余老要求方式练泥,并不知此泥将为何用;制壶者乃按余老指示尽力表现此泥风华;决策者须知人善用且知泥善用,运筹帷幄得当,才算是真正了解泥料特性之人,此灵魂人物别无他人,正是余老!....因此各位收藏家才得以玩的尽兴......在此感谢余老,还好有您!!!!!!!!!!
回覆22: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05-17:18
咳!咳!
前日老朽偶得风寒,身子微恙.....,故稍稍偷懒了一下....
睡了一天,精神已足....,发现多位好友一道上场聊天,...嘿!嘿!...真好得紧!
言归正传!
练泥的“泥人”若下棋的棋子,行埋头苦干的苦差事儿(详图请阅“真壶大观园”栏之“紫砂原矿介绍”窗里即有),........敲、磨、洗、练....可谓样样精通!(嘿!嘿!不过“如何地”敲打洗练才会是好泥,则是老朽依想法、经验与需求来决定作法与各项比率的喔).....且,若论起泥性的掌握和乾湿度的控制,则又是制壶者的专长了喔...
韩洪波先生当然精于掌握泥性之道,否则......嘿!嘿!嘿!如何敢一肩挑起历史性的创举???(石黄心做筋纹器壶!)
落款一事...,老朽倒有想法....,敝所之壶既是群体心血之结晶,为历史留下记录倒是颇名正言顺地,...所以已有计画于壶身落上荣誉标记(顺道防伪),只是图样、字体等尚未定案而已,...若诸位有想法建议,还望来信赐教喔,....先谢了!
901老兄支持敝所老朽深知,并十分惭愧未臻完美之境,今后必更加尽心努力....,祈更上层楼以报错爱.....

回覆23: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901(大陆会员) 0606-15:14
余老,今天中午收到四壶四碗,俱完好,真是开心死了!!!韩老大的东东恰如其壶,卓尔不凡,幸亏咬咬牙将嫩蜜瑰红紫碧拿下,不要恨死多少人!!!高淩云的手法也不错,怪不得有众多拥戴者,就是手书差了点——恕我直言。吴贞裕的筋纹壶功力到家,能将大皇袍淋漓尽致地发挥的可能非此君与鲍青莫属。顾老的小汉铎壶就——,那个盖\不平!!!能否换一个???要不我对顾老的东东实在是没兴趣了!!!!!!!
四个茶碗俱能充分表达各种珍稀泥料的质感特性,若是馀老每出一种泥都能作一批碗便宜点出售,那真我等福气。我的小建议若能让馀老改进制壶工艺,真是大幸!


回覆24: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06-17:42

咳!咳!

得知901老兄基本上喜爱这次真壶寄上之作品,真是高兴...

1.韩先生这把“紫碧壶”蒙贵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作为“20世纪收藏”之重宝,确属名实相符之作...,亦恭喜901先生得此名垂千古之珍品!

2.事实上......,高凌云因乃官家子弟,自小........可谓琴棋书画无所不学,....书法亦略有所成,只是因茶壶需于生胚时落款,稍一碰触则前功尽弃矣....(尤以朱泥壶尤难,盖紫泥壶经碰触后尚可修饰完美,烧成后...即不会留下任何修饰之痕迹;但朱泥系壶(注:如皱石黄)一碰触就完全无救矣...)故左手持生胚,右手持铁笔,在右手无法有任何接触壶身来稳定的情形之下,字体略有所逊就不足为奇矣.... 不过.....,老兄的建议老朽会再要求更注意点就是...

3.感谢对吴贞裕的称赞,老朽会转达。

4.大家都知道...,朱泥之难缠就在于高收缩比与低粘性、低张力,故我们都可看到朱泥壶甚少制作“平盖”又是“卡盖”之品,....其实就算紫泥壶制作“平盖”又是“卡盖”之品时,只要窑温足够时,皆会产生些许翘盖的情形,此乃茶壶的“致命点”!

为何称为致命点呢?因壶之为壶,必定须有....“流“与“把”;....当...一个身筒拍起或镶起时,其各个面的收缩及拉力基本上都是平均的(就高手而论),但当“把”与“流”接上壶身后,经收缩其拉力就会产生变化,而将壶体拉向接口之两边,致口盖通转时会只有一个点会十分紧密无缝,其他的点就会多少有落差,尤其大红袍的收缩逾30%,在收缩比高于紫泥壶近三倍的情形下,可能紫泥壶差0.1mm(基本上玩家能接受) ,但大红袍就会差至0.3mm矣.... 这还是很单纯的以收缩比的难处来说明,其它像张力与粘性所造成的困顿处,更是使作者痛苦万分的喔... 以后901老兄可多注意“平盖”又是“卡盖”之壶,大部份的陶人都会以如下二点来“避重就轻”:

a.调砂减少变形。

b.窑温偏低来减少变形。

注:以80以上高龄,用大红袍来全手工制作此甚难制作烧成之壶形,似乎该等勇气与不取巧的精神,应颇值鼓励矣....,您说是吗?又有几人愿意如此“吃力不讨好”的干法呢?

顾老最著名没火气的老味儿,您感受到了吧?其他的问题李小姐会另去信回覆予您,谢啦!

回覆25: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06-18:39
漏回一点补于下:
有关较低价之名泥茶碗一事:
因一般未经敝所长期培训的陶手,若给予名泥制作茶碗,很可能烧成后的作品价位反会高于原来的价格,(因成品率太低,失败的作品工资与泥料成本加诸于良品上时)..........且...名泥之为名泥,即在其既稀又贵,让人无故糟蹋掉...,则老朽痛不欲生矣.....
901老兄的建议,事实上老朽当初就曾设想过,不过.....当看到张庚娣制作大红袍茶碗十不及一的良品率后,老朽就乖乖地打消念头矣...

老兄相信否?
无论是名泥茶碗或赤鳝茶海都是为了让大家喝得好茶汤?....而不是卖工资???

回覆26: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901(大陆会员) 0607-15:36
看了余老对顾老的小汉铎壶的盖子不平的解释,想想也是属于可理解的范畴,我以后只好慎选此类壶。现我的手头上有两把大红袍的作品:顾老的汉钟壶及小汉铎壶,但两的泥料质地有一定区别,余老可从库存的作品明显看出,小汉铎壶尚未使用已觉非常润泽,表层好像经上浆处理,而汉钟壶则没有。吴贞裕的大皇袍壶与古农名泥大皇袍茶碗也是有同样的情况,但对大皇袍这种泥料来说,我则认为茶碗的作法更能充分表达大皇袍的特性。不知上述同一种泥料的作品的差异是本身就用不同的练泥方法造成,还是制作过程中及烧制操作方法不同而造成?

回覆27: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08-20:23
咳!咳!
1.顾老的汉钟壶是最近大红袍的泥头回练后之作品!
而小汉铎壶是之前未回练前的泥料,......真壶之前有泡养用过几次试茶,....因该把壶经比较后是最美的一把,所以寄上给您....,所以也才会有一些包浆之感喔...

2.至于大皇袍的差别,跟作者的精加工手法及不同次入窑炉有关!
大皇袍都是同批泥,也没回练过喔....

回覆28: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901(大陆会员) 0610-15:46
合意壶的大皇袍泥料中在阳光下看时可清楚见到有绿点,有点象窑温不足之故,不知库存品是否有同样的情况?在其内侧靠底部顺筋纹方向有一小裂痕,不过并不深,这种情况若在烧制过程中再认真点应可避免。总体来说,茶碗的加工手法比茶壶所表达的泥的特性更好,特别是蜜瑰红的茶碗,透过茶汤在阳光下观碗底,竟泛珍珠贝的光泽,按物理学的性质来说这种性况只在材料表面不亲水时才可能发生,此碗竟可达到如此效果,不知如何解释。先谢余老爲我挑选小汉铎壶!小汉铎壶一事是否表明大红袍回练后所烧制的作品效果不如未经回练的大红袍作品?合意壶经各壶友鉴赏后,有四人无法发表意见,有两人认定爲加化工料之作,不知余老能否爲我详陈大皇袍的来历(制作过程),你的独家作口也不怕有人能偷师,可否?

回覆29: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10-18:57
咳!咳!
谨回答如下:
1.“大皇袍”乃“黄石黄”中所挑拣提练,(请进入【真壶大观园】栏之“紫砂原矿介绍”窗之第八页“黄石黄”,可由图片中看到五花斑斓的“黄石黄”内部特写),因其与提练“蜜松碧泥”的原矿是混杂共生的,所以挑拣后,会有极少“蜜松碧泥”在里头(此情况就如蜜松碧泥也会夹杂大皇袍在里头一般),.....这就是原矿提练的明证喔!
2.朱泥的特性在于高收缩比,又是各种矿物质的总和,经高温收缩后.....,就会产生各种矿物质不相容而收缩不均的现象,达临界温度时就会有表皮撑裂的情形,...这是朱泥壶十分特殊的自然物理现象(与工手无关),切勿介意喔...
鉴赏“陶器”!.....重“质朴温暖”!《注重胎质、本色》
鉴赏“瓷器”!.......始注重“完美无瑕”!《胎质的任何缺陷已被釉料覆盖,故只注重釉色的纯净完美》
两者的鉴赏标准不同,要求不同,......欲求陶器若瓷器般的标准,.....则“化料产品”始能如愿矣.....
愿同好们深思之!
3.蜜瑰红的原矿“红石红”本身即能散发出瑰红色泽与清奇的质感,这是上天给极少数人的恩赐,此种珍珠贝的光泽亦存在于蜜松碧泥中!
是高量的朱泥结晶经高温烧成后的特殊效果!....与人造添加“玻璃水”之品,有莫大的差异性....
901老兄不妨拿件添加化料釉水之品比较,即可立时分辨喔...
温度更高时,这些高量的朱泥结晶就会聚集而慢慢浮于胎表,....如....太高温的“蜜松碧”一样,表皮就会有一片片白光斑驳(如李小姐前日去信所云的状况)
稀世名泥的刁钻古怪,使古农真壶上下如履薄冰般,....真是折腾人!
过与不及的痛苦,也真非身陷其中之人能体会的!
4.回练!.....就是所馀的泥头整理后再练出之品,并无齐一性,所以很难判断是否不及于未回练前的大红袍。
经壶友长期使用与经验来简而言之:
回练后之大红袍:较不易惊破、三至四泡就可开壶、养成变化较大(注:未使用前较枯燥,使用后包浆、变色很快),终极冲茗品质略逊未回练的大红袍“半筹”!
未回练之大红袍则反之!
5.嘿!嘿!
901老兄这两位认定大皇袍有加化料的朋友,您尽可跟他们一赌...《如此一来,改日老朽上贵宝地叼扰时,即可堂而皇之吃白食矣...》
基本上,大皇袍的练制方式与之前所述的朱泥练制法一样,故.........不予再述!
只是刚开始,先须从“黄石黄”中挑拣敲洗出“大皇袍”的原矿层部分(因该层未予命名,故姑且以此言之),其他部份就与之前所谈的朱泥练法差不多,请自行套用即可....
6.老朽这独门技艺...,练得是既苦又涩,.....多次公开找人欲顶而替之,皆无法如愿....
嘿!嘿!........又怎怕人学之?
7.下次真壶若有壶要寄到贵兄处时,......请务必记得来信通知老朽一声,老朽谨奉上二件礼轻意重的小小礼物...,届时901老兄即可让您那几位好友哑口无言矣......
唉!........这就是老朽之前所言:《人首次面对未曾接触过的事物时,总习惯于....用自个儿的知识及经验来判断之,则误判多矣....》
回覆30: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901(大陆会员) 0611-19:41
两件啥好东东?如果是足够的证明物我就先和朋友们打个赌,若是顾老的大红袍潘壶和方小龙的与吴冠中合作的生胚我就先开个庆祝会!哈哈!!馀老你来深圳就可打电话找我,吃饭住宿小意思。那个生胚到底还烧不烧??发工资我就找你啦。

回覆31: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12-18:30
呵!呵!开个玩笑...,老朽怎好厚著脸皮到贵地让老兄破费呢?反正打这稳赢的赌,有老朽这不才做后盾,就先恭喜您罗... 这把吴大师所书铭之壶老早就烧好了,只是方小龙因之前已让了老朽二把之后(一把启骧合欢壶,一把廖静文德钟壶),这次可怎么说都铁了心..,不让出来... 嘿!嘿!不过....,老朽这死缠烂打之法,相信总有一天会让他不支竖白旗的........,嘿!嘿!
回覆32: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901(大陆会员) 0613-17:25
余老,若到香港可顺道到深圳一游,十分方便,客气话不用说了。
本篇本是从大皇袍等作品扯起,不料越扯越长,本篇就此打住吧。
待我将这几件作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再谈其中感受。

回覆33: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615-15:46
咳!咳!
就待901老兄的大作罗...
回覆34: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901(大陆会员) 0717-21:48
本来已打住的论题,没想到余老又将其提到前边来,是不是余老觉得此中讨论有不少论点再推出来参详,还是觉得我该还一下原约的文债了?过两天就贴!!!

回覆35: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VIP0901(大陆会员) 0724-23:06

【合意壶,吴贞裕筋纹器之代表作之一,其顶部素面与筋纹立面的强烈对比而又在连接线精确融合,外衬大刀阔斧般力度的壶把及壶嘴,犹胜葵八瓣之瑰丽,尽王者风范。图片为:吴贞裕手制•合意壶~大皇袍】

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在未亲手接到合意壶之前,我确未想象到古时帝王专用的明黄竟能由天然泥料演绎。

合意壶,吴贞裕筋纹器之代表作之一,其顶部素面与筋纹立面的强烈对比而又在连接线精确融合,外衬大刀阔斧般力度的壶把及壶嘴,犹胜葵八瓣之瑰丽,尽王者风范。

大皇袍壶体细观间杂蜜松碧的绿点,是挑选不纯所致,也是天然泥料之明证。

初用此壶,因火候十足,仅淡淡之泥味,用纯水泡两天换四次水,泥味全无,壶体明净。每天仅用一泡,前十多天,(我多用未焙火清香铁观音)茶香清新如雨后初晴,茶汤顺滑。约至十多泡,茶汤醇度有所提升,及至四十泡,先是茶清香在原基础上约有几成的提升,最大变化是茶汤醇度大大加强,若用“青味”重的新茶更是明显,壶体绿点开始暗淡几乎隐去,通体明黄,质若丝缎》》》此乃大皇袍初用体验(后宫妃子多,因而所用泡数少),对惯饮用铁观音者而言,此泥料可谓“红顔知己”。

回覆36: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0921 0220-17:15
》》》》》
7.下次真壶若有壶要寄到贵兄处时,......请务必记得来信通知老朽一声,老朽谨奉上二件礼轻意重的小小礼物...,届时901老兄即可让您那几位好友哑口无言矣......
》》》》》
每次复习功课,流览到此帖,都想问一下余先生,到底是何礼物,有此奇效?
今日终于忍耐不住,有此一问。


回覆37: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220-21:07

图片为:朱泥原矿“黄石黄”烧成后敲开的内部特写。

呵!呵!这篇讨论已好久了...,经0921先生提问后,老麻瓜从新温习了一下,才想起了所谓的“二件小礼物”是啥东东...。

依老麻瓜的个性,应是未烧成与烧成后的“黄石黄”各一颗,供打赌证明之用罢?

图片注:由老麻瓜为了回应这篇讨论,而刚刚拍下的图片来看...,将“黄石黄”原矿烧成再敲开后的样貌,图右的蓝色部份,就是“嫩蜜松碧”系!

红色部份是“大红袍系”!

黄色部份,...嘿嘿!...当然就是大皇袍罗...。

回覆38: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0921 0221-17:14

借用篮子兄的图片,如有冒犯,还望海涵!

谢谢余先生回复!
记得当时曾在藏壶楼看过石黄原矿的本尊(借用篮子兄的图片,如有冒犯,还望海涵)。
今日悠闲,不揣浅陋,冒昧再请教几个问题:
1、该原矿石是否烧过?
2、图中的黄色部分是否就是大皇袍的原矿?而蓝色部分是否就是嫩蜜松碧的原矿?
呈色很像,好像又有些不对?
回覆39: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221-17:36
呵!呵!...由篮子大大所摄的图片,红色的部份乃老麻瓜当年“多次”用打火机现场烧给壶友们看的“遗迹”,只要一碰上高温,基本上的原形就显露出来矣...。(注:该图片所摄是生矿,只有红色部份曾用打火机烤过)
答案如下:
1.黄色的部份是大红袍系,但经高温烤过,所以在黄色的原矿部份会有红色斑块出现。(也就是,黄色的原矿用火烧过,就会呈现红色的样貌)
2.在图左的夹层带部份,蓝与黄的中间,呈“黄中带灰”色调者,乃大皇袍是也!
3.蓝灰色者,当然就是嫩蜜松碧罗。
回覆40:大皇袍——黄朱泥的经典...
发言人:某个会员 0301-03:45

多年以后,突然意识到自己得到了一些好壶,真是……爽毙了。

大皇袍到底有什么好?刚买来的皇袍新壶,壶面黄黄、白白、丑丑的,不如天生就包浆的嫩蜜松碧。泡茶劲道不如一些红色系朱泥。泡了半天,到底什么时候会开壶、变色、包浆啊?好吧,只好请它们到锦盒中思过一下。

大皇袍据说泥性难缠。韩所长制壶技术高明自不在话下,但这把大皇袍紫碧,简直记载了韩所长受大皇袍折磨的辛酸过程。横的、直的、环状、螺旋状、…等等的各式收缩及修饰纹遍布壶身。这,如果遇到追求完美的紫砂魔人,余老板您要怎么做生意啊?

然而,经过了一段时间在锦盒中的 ”陈腐”,这些大皇袍一只接一只,好像,突然醒了。

提醒一下各位靠真壶做生意的朋友们,如果你们的山寨大皇袍养成后,在余老板高级的日光灯下看起来不会发亮发光,我们不验收喔。对了,还要遇水不会退色。

那些独特的纹路,配合适当的灯光及角度,使得我的大皇袍紫碧变成一只非典型的”筋纹器”。有了新发表的皇袍茶碗,终于可以来个大皇袍全餐,满足一下当皇帝的感觉。

据说皇袍泥料即将耗尽,以后买不到怎么辨啊?
© 2024 古农真壶有限公司 / Design By Virtu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