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Q&A
本單元為自由討論區,文責及取用圖片之來源概由文者自負,圖文內容並不代表真壺立場。
為免觸犯法令,如張貼它站、他人或不當圖文,或有廣告之嫌時,真壺擁有刪除之權利。
初會真壺雙桀,坦言述之
發言人:0952 0613-12:22

新添真壺之壺、舊有品茗之壺捉對組合配套,共析真壺102.8高岩

在斷然出手真壺之壺當刻,恰逢真壺2009春季102.8隆重迎市,於是乎這“真壺雙桀奏鳴曲”又平添了我這個好茶之徒----茶*壺----二維空間外的第三維空間-------茗。

呵呵,有首大陸歌曲----“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試真壺(機不可失)。

這段開場白,可能讓“真壺網”的關注客,大感丈二和尚了吧?原委玄機真壺 李姐是清楚得很。

真壺 李姐:您好!

真壺雙絕收悉信息通報之時,我自覺李姐您似乎-----呵呵,小出一題《檸檬效應》予我。按照大陸的稱謂就是“望梅止渴”。不知我理解是否搭界了嗎?

峰迴路轉,言歸正題。

真壺2009春季102.8高峰岩茶隨著真壺之壺飄然而至,時隔一周之後才遲遲將茶包開封品試,這似乎有點兒不太地道,然其中蘊藏必然之理,恕我不贅述之過。

如圖示,兩陣按步就班悉數列位。

茶品:真壺2009春高峰岩茶102.8與安溪特級鐵觀音,前者置茶量每泡為6g,後者置茶量為常規真空小包裝7g左右。

壺具4套組合:(注:前者為沏具,后者為茶海)
1、 大紅袍云龍壺、早雪滴翠常樂壺;
2、 94年周大師臥虎藏龍壺(購于94年虹橋友誼商城專櫃)、86年呂大師倒把雙環井欄壺(購置情形已遺忘,依稀記得同時購得兩把壺,“好壺”即此壺為家用,“差壺”周琴娣帶分隔茶葉内膽壺為單位坐班使用);
3、 江健*隋珠壺、家父賜贈80年窯變云龍壺(銘;章:世芬);
4、 嫩蜜松碧掇只壺、繽紛朱泥大水浪壺。
(注:前3套組合用於品試真壺2009春高峰岩茶102.8,第四套組合用於品試鐵觀音。)

品盞:圓之月茶碗與宜興拼紫泥茶盅。

首試真壺雙傑記

預設與修正篇

經逐一溫、潤、泡、置程序后,茶尚未入口就把原設想放棄廢止了。原委是:本人較好武夷山岩茶,對現今的鐵觀音素有間隙(觀念裏還是懷念焦黃油亮、有著緩緩輕盈岩韻的老鐵觀音)。這真壺高岩,一經沏泡,揚香流露,便知此前對照模型的選擇是概念大誤。根本是兩种概念的茶品,不具備參照比隊性,唯一的相似是焙火制法、焙火火候接近(這是自我理解的描述,屬于胡辯謬論)。

導入真正的話題:

喝茶我小具歷史(五、六歲起就知茶的好歹,本描述非為炫耀嘛),茶葉品種也算歷經不少,但臺灣寶島的茶品實屬首試。應該這樣說,在喝了幾十年茶后的今天,我通過現代手段由結識真壺至出手攬識真壺;由縱覽各茶&壺網站至頻顧真壺,才有獲取認知真壺餘所長及其他品茗前輩、先進同好喝彩聲一片、標簽為正宗真壺產品的真實体驗機會。

正如我先前與真壺李姐預先告白一樣,粗俗的我是好茶之徒,紫砂壺是因追求茶姿、茶色、茶韻而後屬波及,所以本拙文只涉及首試真壺茶品(臺灣茶品)的一些感官體會。

真壺2009年春季102.8高峰岩茶(以下簡稱102.8高岩),對我而言是一款新鮮感受極其強烈的茶品,其特色鮮明亮麗。諸如真壺網站已知的,由各位茶品同好前輩、先進繪聲繪色、鮮血淋漓描述的真壺高峰岩茶之妙處,恕我不按葫蘆描瓢再一一贅述。另,因為真壺之壺得來時間間隔太短,尚未得有通透之秀膚肌理表現,本文也不作胡亂塗鴉。

總體而言,真壺之壺因新壺新啓用,所以茶湯感未及老壺稠厚油滑,但絕對是湯,尤其湯感隨茶水涼卻而越趨濃郁。其他茶品泡茗細部特色如下:(注:每個組合均以五泡止,故描述只止于五泡,特說明)

嗅覺部位感受篇:

茶品揚香
該茶香氣自溫潤泡始有絲絲飄出,第一、第二泡自壺嘴、自壺体各毛孔細微處漸強式飄蕩湧現,第三、第四泡逐步趨於回;斂,第五泡需湊近些嗅聞。
聞香嘗試
使用聞香杯感受102.8高岩第一泡,香氣深遠濃郁且新鮮感強烈,氣息尾段頗感甜潤繞場溢揚浮閃,頗有提奕掠神之誘惑感,實屬具備令茗客有速品入口的催情挑逗作用(提請真壺網眾觀閱者恕我如此形容描述,因為愚莽我乃一介俗伕,性情使然也)。

唇齶喉咽味蕾部位感受篇:

該茶熱燙時入口,茶水似湯,茶湯表面張力的強弱(新壺與老壺差異形成、制壺工藝差異形成、泥料屬性差異形成、茶藝茶道差異形成)促使茶湯柔韌性的圓潤度鮮有差別,應該坦言大凡優質茶品同具此徵象。
然而此茶獨具一象:熱茶經口中常規回繞品味后,始于唇齒閒隱約甘意跳蹦閃現,然而當茶湯淄溜躥入咽喉的瞬間,迅即急速反彈回饋出一股鮮明的甘甜,我感覺這甘甜由喉咽部位開始,象一架碾路機車,轟隆隆地緩緩碾來,順著上齶、沿著舌根外沿一步一步清晰擴展碾壓向舌尖前唇,當你還在細緻揣感口舌中那裏是甘甜的最後抵達點時,呼-------,一陣呼嘯風起,啊呀呀,不得了,我的氧氣不夠使用了,遄急的呼吸打破了那片刻細緻品味的寧靜與凝重,啊噢,滿口的甘甜------------

好戲才開場了。

呵呵,耗時已多,看客也看累了吧?
我確實也累了,未完待續-------------,如果大家支持的話,如果大家希望看這位大陸上海好茶客究竟是怎樣描述真壺102.8高岩的,就給我個臺階走走,有個繼續的理由
回覆1:初會真壺雙桀,坦言述之
發言人:郭 0613-12:59
952兄!我就先喊個安可啦
回覆2:初會真壺雙桀,坦言述之
發言人:0952 0613-14:35

圖片貼現未果,請真壺施以援手相助。謝謝!

接續上文:

此前對甘甜的描述可能既是前輩、先進同好的回甘概念吧?但在我屏氣細品102.8高岩回甘之隙及前述我因過度沉浸于回甘演變路徑而導致呼吸急變的過程中,此茶又有新意帶給我,就是不同于其他茶品的特殊回香脈絡。

回香脈絡
顧名思義,回香有別于嗅覺感官的香韻感受。此茶的回香有別于其他茶品慣有的階段性持續回香。
其它茶品的回香描述或是前期持續性由茶液反饋性獲得,或是后期持續性由茶液反饋性獲得,並不隨著呼吸的快慢急緩有增減量性伴隨正比例跳動變化,而且回香與回甘一樣通常是茶湯苦澀味的伴生餘韻,素有苦盡甘來古云俗曰之說。
真壺102.8高岩的回香屬於是跳動式脈絡,初期表現力是雁過留羽,只有途經之處隱約跳閃升騰,後期絕對是跳動式的,不經意時陣陣頻閃,刻意細品又悄然循跡。可能是得益于品盞的茶湯修飾能力(圓之月茶碗與拼紫泥茶盅均有強烈的修飾性),更可能是得益于真壺品茗高手前輩、同好先進無私饋贈的泡茗經驗(真壺102.8高岩遲遲未開封品試是源于沖泡經驗的前期調整與預演掌握),此首次真壺雙傑處子秀暨臺灣寶島茶品的首度肌膚之親,在茶品茶湯的泡制上是成功卻除了苦澀之昧。由此可見,我對真壺雙傑聯璧輝映表現力的重視程度。

冷茶香艷
隨著茶溫走跌,此茶的特色又有新鮮感受。大凡喝過極新鮮茶品的茗客通常有這樣定義:茶品是否能品嘗到“炒栗香”,就是極新鮮茶品的標誌。那種糯糯的、悠悠的、充實的、玩味有趣的近似“糖炒板栗”的低焙炒茶所特有的熏烤餘韻,中焙、重焙茶品一般來説是鮮有此韻(我有幸在一款武夷山中焙大紅袍茶品中領略過),象梅家塢龍井、東山碧螺春、六安瓜片、峨嵋金頂雲霧、峨嵋金頂竹葉青等茶品在適當的時機淵緣中會有呈現,但即使是收藏在錫罐中也難保半月至三個月的品嘗期。呵呵,離題狂扯了。
此茶在冷茶中,我感受到了這樣的新鮮標誌,只是好像有別于大陸茶品中的“炒栗香”,那種感知覺得大陸茶品如果是75%相似于“炒栗香”的話,此茶品是60%的相似度。至於到底更準確的描述是何?呵呵,等下一鍋嘍----------
因爲此种特殊的新鮮標誌在茶品體現中,是容留于特定的參數條件下,溫度最爲關鍵。溫度過高則茶湯讓其飛散,難以品識辨別;溫度過低則茶湯將其收斂窩藏,體現的是种凝潤香蕾感受,或滑、或漂浮、或矜持、或熱辣。

本段字數不多,但頗爲耗時。乖離率很高,非為賣弄,畢竟真壺網站茶仙、茶神、茶祖云云,我孰敢張狂。
我想突出一點:真壺茶藝了得,服務規範精准。2009年春季102.8高峰岩茶輸送包裝非常精良。謝謝真壺的專業操守,讓我等千里之外好茶之客,擁有了2009年極新鮮標誌茶品的意境領受。

未完,看反應再續--------
回覆3:初會真壺雙桀,坦言述之
發言人:漂洋過海來看壺 0613-19:15
看了952老兄的茶具組合,就知道是個品茶高手,有時閒可以單獨試試每把茶壺對茶湯的詮釋,再組合使用,相信會有不同的體會,老兄對102.8的品茗描述,令我好不容易抑制下的購茶衝動又化為口水垂涎而下~~~
李姐~~啥時賒些102.8給我?我已經窮得就快用茶水配飯了
回覆4:初會真壺雙桀,坦言述之
發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啟任 0613-22:07
呵!呵!...漂洋兄“茶水配飯”,真是好點子!好興致!....好個茶人!

嘿!嘿!...前些陣子,老麻瓜為了將2009年春季高峰岩茶焙得讓自己能滿足日益饑渴的“過人茶癮”,故一焙再焙、一改二改(註:再加三改),只為了能達到遠、近、深、淺、高、低、寬、窄、冷、熱...,甚至經、緯都能夠有所變化,有所創意...,所以委實耗費了不少心力!

當焙好茶,開水注入“蜜桂花”壺中,茶香隨著水氣散發之際,老麻瓜叫出女兒及真壺同事一道過來,機會教育了一下,道:人生就如此茶,您怎麼焙,它就給您甚麼顏色!
想喝好茶,就要用心將它製好、焙好!
練泥製壺也一樣,人生亦如是,云云...。

老麻瓜只為喝好茶,所以用心的焙製此茶,今能得952先生的細心解讀,實讓人頗有知音之感...。

註:品952先生文章,如飲102.8般教人過癮...,敬請不吝再續...。
回覆5:初會真壺雙桀,坦言述之
發言人:0952 0613-23:31
郭兄、漂兄、YU所長、真壺網站所有的同好:你們好!

呵呵,看到愚魯地拙文得到了前輩、先進的鼓勵,讓我在領受真壺賜予的茶福外,又得到意境的升華,感謝啊,感謝!感謝YU所長及真壺上上下下員工所付諸的努力呀!

剛才,我又在沏泡真壺102.8高岩,行進中又有新的領悟。現在我是端坐電腦旁,嘴巴不時地湊近那圓之月茶碗,腦海裏卻尋覓著、噱摸著,這茶香之韻律到底屬於-------------
回覆6:初會真壺雙桀,坦言述之
發言人:0952 0614-21:22
茶品脊髓——岩韻

稱謂岩茶,不涉及岩味,純屬扯談瞎掰!
言及岩味感受性,又不論及岩岩韻律,更是有些子烏虛有!
然而,在真壺網站談說102.8岩茶的岩,委實是件棘手的事。暫且先不論這藏龍臥虎的道行高尖,就是已經展現各種泳姿的前輩、先進,也已經是泰山壓頂壓力無比呀

考慮再三,預先申明:首試臺灣寶島茶品,晚輩趁著熱活勁,說說試茶的一己之見。
抛磚引玉為首要目的;
增進交流,學習品茗知識為二選目的;
提升品茗雅趣寬泛度,拓展品茗意境縱深空間為再三願望。
所以,我說得不當之處,請真壺網的各位同好,及時批評指正。通過互動,活躍論壇氣氛,歸結真壺網的建網初衷,吐故納新、返璞歸真、忠實體現真壺網站的人文内涵。


我知道,首試,第一次也。通過一次就來述說臺灣寶島茶品的意境,確實是件很過分的不妥行為但,我說及真壺當家產品之一:真壺2009年春季102.8高峰岩茶的岩,是積蓄了超過一次的感受(開個小玩笑啦,上百次的積蓄體驗才更合適、更全面)。

首先闡明,我認爲茶的岩韻是這樣的感覺概念:岩韻是茶品中特有的一種感受,蘊藏于個別茶品,與茶葉製作工藝息息相關,與茶葉特定的生長環境緊密關聯。具體表徵為猶如品嘗川係重度麻辣菜肴后(注:擱置許多青麻椒提味增彩的),于呼吸閒口腔部位的神經感受,似乎是涼颼颼、麻呼呼、冷唧唧、熱吁吁、刮嚓嚓的複雜多重交錯感受。,絕對區別于澀感。(注:僅是個人觀點,完全可能是概念錯誤)

首試102.8高岩:
置茶量為6g/泡;
泡制方式:蓋葉泡(注:根據真壺網諸位前輩經驗傳授,自悟自賦方法名);

首試岩韻描述:
第一泡:
高溫段——回香、回甘嚴重掩蓋岩味,茶湯下腹后2~3分鐘左右,舌苔中后部有些許岩感。
中溫段——回香、回甘、茶鮮度香先于岩味表現,伴隨岩味浮現,注意力轉至岩韻變化趨勢。感受部位變化及力度變化:1、先于舌苔兩側、中后部呈現。2、然後是上齶后部。3、由舌苔中線及舌苔四周碾進波及,同時上齶左右兩側岩感前行。4、岩味高潮享受段,舌苔上感覺被岩味畫了個同心幾何圈,舌苔中心與舌苔周圍岩感強烈,而舌苔中心環狀間隔岩感低下。如果按照比例劃分,是舌苔85%~95%有岩感,5%~15%就是舌苔中心環狀低感區域。上齶岩感低於舌苔。5、隨著呼吸調整,品賞岩味岩感強度、力度的變化趨勢,體驗口腔神經元岩感衰退變化、部位跳躍點位變化,我認為就是岩味的韻律享受。
第二泡、第三泡-------繼續品味茶品諸多元素感受。
呵呵,更可以天馬行空、朝三暮四、浮想翩翩-------------
茶韻---------------雅-----------------

二試岩韻描述:
有了首試好感與體驗,我的二試隔日也進行了。
置茶量為8.5g/泡;
泡制方法:蓋葉泡;
泡數:10泡。
諸位閱友,你們不難發現,我的二試試的是真壺2009年春季102.8高岩的哈么;嗎?
呵呵,答案請你們給。

從真壺網站前輩的經驗得悉,品茶茶韻要勞作而獲。逐我很虛心地尋思了許久,比如這蓋葉泡的泡制方法就是一例。所以,我一鼓作氣,將十泡分十只茶海分別存之(呵呵,反正壺有的夠數)。
這一鼓作氣不要緊,可這茶就冷熱有別大了去了。
等我汗流浹背地忙碌完十泡102.8高岩,再端起第一泡時,已經是冷茶了。
提起第一泡、第二泡擱置在聞香杯組合的聞香盅,哎---------,冷茶特有矜持、凝儀、冷峻的茶香還依舊是昨天的神韻,呵呵
我聞了又聞,聞完第一泡再聞第二泡-------來回直至聞香盅的香消散殆盡。
然後,我把第一泡茶輕輕地送到了唇邊,讓茶潤濕了我的唇齒,啊呀-----------,我呆住了。
真的,我呆了半分鐘,並且把茶盅撤離了我的嘴唇,定了定神,然後又緩緩地將我飽經風霜、但魅力四射的香唇輕觸那真壺2009年春季102.8高岩二試第一泡冷茶。

不得了啊,全新的感覺。

這茶湯簡直如同其他前輩、先進描述的那樣,像燉骨濃湯、像雞湯。但給我隨即的感覺,稠厚濃湯沒錯,但更像大陸一味“竹瀝油”。

更值得讚美的是,這一沾唇,102.8高岩的岩韻就震撼了我,我的嫩唇就賞及了真壺2009年春季102.8高峰岩茶的靈魂——岩韻。


特別;新鮮;物有所值;活性;有玩頭;立體感強。
回覆7:初會真壺雙桀,坦言述之
發言人:0952 0615-15:51
非常感謝真壺李姐的補貼相片義舉。這樣就全無憾了。謝謝
回覆8:初會真壺雙桀,坦言述之
發言人:漂洋過海來看壺 0616-10:40
952兄真乃超級茶癡!!,對茶湯的敏感度極強,品茗晨次分野,妙筆生花,直令人覺得這102.8流進的不只是兄之喉,而是流入了兄之骨髓也~~
回覆9:初會真壺雙桀,坦言述之
發言人:0952 0616-11:27
承蒙漂兄擡舉,如此這般的評述,着實令我擔當不起。

一介好茶之徒的品茶感受,實乃是普天同好的共同志趣諧音。個別己見純屬一家感觸,是否得當妥切,更待眾同好商榷交流,目的旨在體驗茶品的茶藝茶道之縱深空間。在下謹是拙鴉胡;彈一番,略抒首試臺灣寶島靚茶的情懷而已。

真實願望有二:一則客觀亮出自己試品的觀感;二來希望引出不同凡響的糾正指點。結果是不虛此行,多有增進提升收穫。

謝謝,非常感謝兄台您的表揚。
© 2024 古農真壺有限公司 / Design By Virtu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