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追步483兄.稍微紀錄一下自己的喝茶心得.看能不能慢慢有所進步.隨手寫寫.諸位看看.還望余先生.前輩大哥不吝指導
感冒初癒.不能驢飲.就先來個品水記吧
條件:不鏽鋼燒水壺.三件名泥小品(古天青.蜜松碧.朱翡).備長炭.過濾能量水
煮沸後待涼.約50度時倒入二代大紅袍茶碗.羊脂白泥杯
結果~
二代大紅袍:有種鮮冽的感覺.冷而不刮舌.入喉順滑.水味稍顯
羊脂白泥:入口感覺較厚.像喝牛奶那種濃濃滑滑的感覺.不冷冽.水味偏甘
(大紅袍茶海:溫度較前二者為高.感覺甘甜度為三者之最.不過僅供參考)
再上一篇
嘉道老朱泥+包種(普通的)+過濾水不加備長炭.名泥小品
(以下1.2.3表示品茶的順序)
1.第二泡蓋杯:舌頭兩側略感苦澀.舌後部甘而不苦.入喉順
2.第一泡二代大紅袍:舌兩側的苦澀感消失.其餘大抵類似
3.第三泡大紅袍茶海:入口感覺舌面稍有麻麻的感覺.弱酸明顯
以上都只用一品茗杯的量作比較.不過我爸爸把剩下的茶湯喝完後.指著二代大紅袍茶碗跟我說了一句:這杯比較香!!...哈哈.真開心
二代墨荷出水第二天~累積兩泡
1.不愧是火頭壺.兩泡之後已經潤中微透.泡水前後泥色
變化頗大.新壺收到感覺像是暗沉的灰色.目前已經很
容易看見那獨特的墨草綠了
2.初期香氣確實不顯.連包種清茶都不容易感受到高昂
的香氣
3.不過口感很特殊.滑順之外另有一種凝結感.與羊脂白
泥的濃滑不同.過兩天與大皇袍比較看看
419兄,小弟的二代墨荷也有這感覺。小弟的習慣是將新壺當茶海,然後品出茶湯的變化;泡出的茶湯很柔滑,滋味甘甜,不過略帶砂土味,可能是未開壺的關係;泥料色水出眾,彷如遠山繁星(借用110兄所說),美不勝收。
近幾個月忙個沒完
一個禮拜難得泡幾次茶
所以好久沒有上來寫寫文章了
今天再來跟各位大哥分享吧
還是先講翠裡紅~
翠裡紅確實是一款不錯的泥料
尤其在重火茶上的表現.使我印象深刻
昨天拿出有機貴妃茶(又稱煙仔茶).開封初飲感覺雖然不至於燥
但是可以感覺有一定程度的焙火
第一次拿嘉道老朱泥泡
入口煙味明顯.甘甜度稍欠.口感也沒有那麼飽和(平地茶)
過幾天(等回水)想起165大哥甚為推薦翠裡紅配重火茶
果然整個茶湯大為不同.煙味降低.蜜甘提升
從原先的毛燥不安轉為內斂沉穩的東方美人風味
香氣.口感井井有條
雖然可能因為少量快沖的方式使得醇厚度比較淺
不過已經令人滿意
再講講名泥雅玩
從左右壺伯兄之後.似乎較少會員提及此品
這陣子小弟有時熬夜泡茶.不想用朱泥壺泡.
只想簡單的喝口好茶時
就拿出瓷質的大茶娘.裡面放上古天青.蜜松碧.朱翡三件小品
隨手一包桂花烏龍隨身茶包丟進去
100度熱水狠狠沖下去....時間5-10分鐘都沒關係
拿起茶包就是一大壺好茶
與平時用不鏽鋼杯泡來解癮的口感判若兩茶
桂花的甜味讓人感到深夜的幸福
平價烏龍茶的缺點也被隱藏.留下醇厚清和的優點
喝上1000cc也不刮舌不胃痛
算是小弟近來泡茶的新歡
現在出門
不鏽鋼杯裡放一枚古天青
隨時隨地享受好茶
各位大哥...試試吧
最近會員別館似乎冷清了些
期待明天上新品.希望有機會一睹美壺丰姿
好久不見二代墨荷水浪壺~
其實一直都有在使用它泡茶或是當茶海
可是頻率不高.現在多半只能等週末才有空用壺泡
冷落了一個多禮拜
二代墨荷居然偷偷地開壺了(約15泡以上)
茶湯的甘甜是屬於很高雅.很令人回味的那種
小弟可能還是比較習慣飲淡茶
置茶量大約離1/4還差一點點
出水很早.因為茶葉有稍微擋到網孔
茶湯的水味還剩下一些些.仔細品仍然品得出
茶湯弱蘋果酸明顯.但不刮舌.不苦澀
弱酸味下去後.有一種感覺像花蜜的甘甜味上來
就是細細的.可是很凝聚的那種甜味(非糖味)
另外口感相當圓潤厚實
層次豐富.很特殊的泥料喔
真行兄~
開壺前後變化很大.感覺上差異會很明顯.不是小弟舌頭敏銳啦.茶齡我還淺著呢...
429兄~
昨兒個怪的很.什麼網站都上的去.獨獨真壺不給連.最後只看到剩下的4把.429兄可否貼幾張精采的圖片上來?
嘻!419兄可錯過了很多精彩圖片囉!
不過我也沒好到哪裡,沒存檔也沒看過癮,所幸今天到真壺走走尋樂了............
419兄的試茶閑筆真是厲害的沒話說,自己常想是不是用慣了真壺,就是茶湯的品質保證,所以疏於練功,真是慚愧至極!
429兄新年快樂~
元旦第一天以朱嫣泡大禹嶺.二代大紅袍茶碗隨侍
茶太貴.開封以後自己都捨不得拿來泡
只有貴客來訪才拿出來招待
大概放久了.茶湯的味道慢慢有些轉變
飽滿滑潤的口感仍在.但是烏龍茶的榖香變得比較明顯
泡淡一點感覺還蠻像去年外面買的冬片
冬片比較甜一些就是
朱嫣給我的感覺越來越偏向輕靈一派
如余先生所言-靈動游龍
口感不似翠裡紅.二代墨荷那麼厚
甘甜度"好像"也沒有那麼明顯
(可能不準.今天放的茶又少了些...)
但是揚香很棒.以小弟而言.目前與大皇袍分不出上下
不知道朱嫣泡中火以上的茶表現如何...
要考試了.偷閒上來寫寫文章
二代墨荷泡貴妃茶+二代大紅袍茶碗(忽然發現都是二代...)
跟翠裡紅比起來.二代墨荷的逼熱性好像稍低?
不管是口感或是揚香.感覺翠裡紅好像比較有勁道的感覺
各位大哥以為如何?
等等用朱嫣再試一次吧
朱嫣+二代大紅袍茶碗+貴妃茶
同樣是紅色朱泥系
朱嫣跟嘉道在此茶的表現上相差頗大
朱嫣給我的感覺蠻接近翠裡紅了
不同的是翠裡紅表現很平均..各方面都有呈現出來
朱嫣劍走偏鋒.茶氣特別突出
香氣足.甜味很宛轉
(真的很宛轉.二代墨荷的甘甜是很快就出來了.朱嫣要等到品完一口.看兩行書.等一下才會縷縷\湧出.很妙...品了幾次都是這樣)
最近把玩銀台醉客
覺得這三個地方最是此壺的靈魂所在
尤以壺口比例的拿捏為最難
太高則鬆散.太低則不挺拔.過大過小都不行
壺把的部分.因為長而且高.如沒有圈起來的部分那個頓挫則顯得軟弱無力
如書法的起筆.實已蘊氣力於其中
壺嘴的根基處跟美人肩壺應可並觀
但銀台醉客要加上一分沉下去的力量
才是端莊而非娟秀
不知道這樣看對不對
還有關於壺口的部分.補充過大過小都不行的原因(猜測)
筋紋至此收束起來.太小則像是小孩包的水餃.隨便握握封起來而已
太大則筋紋營造的張力盡失.反而喪失筋紋器最重要的部分
阿...去唸書去唸書
前天從小佑口中赫然發覺
高峰岩茶除了口感和香味上出類拔萃之外
更明顯的.是身體在喝完之後感到非常舒暢
之前集中品飲的貴妃茶
總是喝上三泡就會感到鼻喉之間積痰不暢
本來以為是自己最近熬夜多.身體比較敏感虛弱的關係
沒想到那天拜訪真壺.小佑一語道破其中關鍵
才讓小弟猛然驚覺也許問題並不出在我自己
今天不信邪.早上下午各用朱嫣.大黃袍泡貴妃茶
不適感依然存在
於是小弟終於痛下決心
打開睽違已久的高峰春茶二分火(最後一包春茶了)
同樣用大皇袍再試一次
茶葉放足連品六泡.差不多喝了1000多cc
竟然把之前的不適感一掃而盡!!!
換來冬日裡暖暖的感動
唉...早知道這樣.早點開不就好了嗎
天氣這麼冷.當然要喝最好的茶
繞了一圈回來.終於知道高峰岩茶最棒最不可取代的好在哪裡
身體的反應就是最好的答案
真壺~新年快樂阿
過年期間好像上癮一樣不斷重複泡茶的動作...
一天之中大概可以泡上4-5次吧
這要在一個月前可能要一整個月的時間才會累積到這個次數
感覺上.大皇袍在長久的休息後整裝出發
泡養的速度快到嚇人
10泡內迅速轉出水嫩的鮮黃色澤
目前打算繼續努力用下去.等到了一定程度後再讓它休息休息
二代墨荷泡了兩天水.剛剛休息完畢再出發
一泡之後同樣水色大不相同
小弟猜測.原因可能有二
1.之前通常都是使用完後將茶壺拿去水龍頭下清洗.缺點是有時會讓茶渣存留過久.導致水痕茶垢累積.尤其以大皇袍這類淺色系泥最為明顯.經過小佑指導後.改為將茶渣掏出.直接再燒半壺熱水內外沖洗兩次.然後趁熱擦拭.優點是不用跑來跑去.而且泡養迅速.壺內的水也比較快乾.不容易染上茶垢
2.壺用了一陣子之後.讓它適度休息.更有利於以後泡養.
最近天氣冷.會員別館也比較冷囉
順應時勢小弟來炒冷飯~高峰岩茶102~去年的春茶
連品了將近一個禮拜
總共約10泡...每次的表現都不盡相同
今天用大皇袍泡了兩次
第一次香味顯得外露.沒有上次小佑泡冬茶的那種圓滑的包覆感
第二次嘗試縮短第一泡的出茶時間..略有改善
可是仍然無法達到那種"品之似淡.觀之實濃"的境界
小弟猜想~
1.春茶與冬茶的差異
2.大皇袍的特性
3.煮水未用麥飯石
4.手法不同
5.未用綠色系泥作茶海
變因很多喔...看來足夠實驗到春茶喝完
另外大皇袍的逼熱性真是不低阿(小弟用鮑青菊皇)
出茶不止要手快.還要皮厚.才耐得住壺身的高溫
除了用二代大紅袍茶碗之外.小弟手邊這把大皇袍是燙手第一名
堪稱~練鐵砂掌不二選擇~
嗜好甘甜的各位大哥~
翠里紅+二代墨荷當茶海(滴翠應更佳.可惜小弟沒有)
綠色系朱泥全力火攻之下
甘甜度讓小弟直覺想到一詞~~~"蕩氣迴腸"
冷天氣特別適合這樣搭配
余大大~~這滴翠茶碗的下文等您來回哪
呵!呵!...滴翠茶碗或嫩大紅袍茶碗,老麻瓜於半年前已下令生產矣...,只是一直沒能順利燒成,故拖延些時日(慢工出細活?),還望大家海涵稍候...
原來余先生早已為我們想在前頭
那麼滴翠茶碗出來可要幫小弟留下一只唷
先謝過了
小漢方壺今已收到
甚為喜愛.現正擺在身旁時時盤玩
一併致謝 ^_^
余先生,我也預訂滴翠茶碗一只!先謝過了!
429兄 您的顧舟端方泡養的如何了啊?小弟甚為好奇.........
507兄,小弟近來忙於泡顧老~大仿古壺,這壺已收了近大半年,近來才拿出來泡,經己轉擋了。現在給她好好休息才再泡。至於端方還要待一段日子才用。
小弟也甚好奇你的端方泡成怎樣,一日六泡,該已轉擋了,不如先分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