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Q&A
目前位置: 紫砂Q&A 包浆的原理~
本单元为自由讨论区,文责及取用图片之来源概由文者自负,图文内容并不代表真壶立场。
为免触犯法令,如张贴它站、他人或不当图文,或有广告之嫌时,真壶拥有删除之权利。
包浆的原理~
发言人:1076 0512-22:30
请问余董及各位前辈几个问题:

Q1:包浆的原理是什么!!?(非如何使壶包浆).或者应该说是包浆的过程是如何产生的?
Q2:收缩比越大的壶是否较易形成包浆?
Q3:壶把为何都做成上粗下细、上宽下窄?只是为了易于持拿使用,并易于搭配壶身使整体比例匀称吗?那倒把壶不就变成”不易持拿使用”??
Q4:壶把的上接点都作成暗线处理,而下接点都做成明线处理,又有何用意呢?

还望余董不吝解答
谢谢
回覆1:包浆的原理~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513-21:18
呵!呵!...谨回覆如下:

1.所谓的“包浆”,基本上可分为“使用前”与“使用后”,兹简略说明如下:
当壶烧成后、未泡养前...,即拥有的“包浆”现象,是原矿富含结晶+光明针“精加工”工夫了得+窑温特高又恰逢窑内气温特佳所致。
泡养后的“包浆”,是壶经热水冲泡冷缩热涨+茶叶释放的物质+长期擦拭之结果所致。(注:此说明不含添加玻璃水的化料泥之玻璃光)

2.应该说是结晶特多,冷缩热涨率较高的茶壶,“包浆”就会愈快!

3.大部份的壶把为利于工学原理,设计时会将壶把上部做略微粗壮些,以利手指提拿,而当某些造型如此装把有违美学原理时,设计者则会有另类的变化。
这就有如义大利产品与德国产品的设计观念之差野,义大利人会为了美观而宁可牺牲些实用功能...;反之,德国人会为了实用功能而放弃些美观性,如何取舍,总是见仁见智...,无法定论。
不过...,当产品的价格已达金字塔顶端时,几乎全只是为了追求艺术性与美观性,而非理智性的实用功能了!
盖...,艺术与美才是无价的!

4.这是经验累积的成果,盖如果这么搭配会让人感受较佳的话,当然作家就乐于这么做啦!
注:并非每件品种都是这么做,最主要的还是要按照壶的造型,来搭配壶把须使用明线或暗线。
回覆2:包浆的原理~
发言人:1076 0517-22:04
感谢余老的详细解答,小弟另有一事请教

小弟目前使用清水泥的茶壶,泡茶时依照您所说的作法,每泡冲水入壶并閤盖后,一定再用热开水全壶冲淋一番,每泡完茶,一定马上掏茶渣,并将壶内外用自来水冲洗乾净,并用乾净的乾茶巾拭乾壶表,倒盖\静置阴乾...,第二天乾透后再擦壶。

小弟平均约泡养十次左右壶表就变得不易沾水,(曾有前辈使用朱嫣秋苾泡养71次壶表才会变得不沾水),小弟的处理方式是,牙刷沾牙膏刷洗全壶,茶壶又变回湿润的状态,目前使用的养壶巾为茶壶专用,应不可能沾上油脂。

请问余老:
Q1:清水泥的泥料应不比朱嫣优,为何壶表容易较朱嫣不易沾水?
Q2:是否所有的壶一定会经过光明针的步骤?
回覆3:包浆的原理~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518-13:48
呵!呵!...所谓的《朱嫣秋苾泡养71次壶表才会变得不沾水》,老麻瓜认为可能性有如下几点:

1.泡养的方法,应该与1076先生所使用的泡养方式不同所致。

2.擦拭的次数与您不同。

3.泡数的算法与您不同。

注:按经验上来谈,1076先生的情形是很正常的(即:泡养十次左右壶表就变得不易沾水);反之,若《泡养71次壶表才会变得不沾水》,就表示泡养的方式一定有所不同,并非是泥料导致。(经验上来说,纯朱泥壶泡养效果会比紫泥快多了,前者跑车,后者轿车,故两者性能无法相提并论。)

嘿!嘿!...只要是“特艺品”,则必有光明针的步骤;反之...,若是商品壶,则绝大多数不会有此精加工程序。(注:少数的高级商品壶,或仿名家99特艺品,为仿肖真,故也会有光明针的情形。)

注:所谓的“仿名家99特艺品”,就是“仿的很像的名家壶”之意。
© 2024 古农真壶有限公司 / Design By Virtualh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