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Q&A
本单元为自由讨论区,文责及取用图片之来源概由文者自负,图文内容并不代表真壶立场。
为免触犯法令,如张贴它站、他人或不当图文,或有广告之嫌时,真壶拥有删除之权利。
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汲茶客 0411-14:27
余老:
近来工作忙,一直没有时间去「打扰您」,但是现在问题来了,
记得在您的壶中有一款叫「潘壶」的壶式,昨天看到一位茶友在
玩一支潘壶,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没有落款,只在壶盖缘,
阴文一个潘字,他说这是他家传三代,从早期广州拿的,作者听他
阿公说是以前的一位壶家叫潘仕成?但他并不知这位是何人,书上
也几乎没有记载,壶盖和盖\绿很奇怪似乎是用接片的作法,这还是
我第一次看到,我记得广东以汕头壶居多,但是这把不是汕头壶,
可否问问余老,这个作者是谁,因为朋友一直把它当成传家宝,
从祖先传下的,但是他和我都不知这个人是谁?还是二把是他祖父
收的,属名也很奇怪,在壶嘴下的是二字「燕亭」,壶把一个「蒋」
壶底似乎是一个堂号,但是我们看不太懂,,小小把朱泥(壶内外
很像您的大红袍),但非常重,一般壶的1.5∼2倍重,但是因为太重,
他不小心把壶盖摔碎了,里面也是全部朱红,整个壶都是同一个料,
另一把是壶底用刀刻蒋祯祥,也很重,他和我都没在外面看过,他
说他阿公只留下四把壶,另一把他要找找看,他记得是小方壶,就
先这三把一起问您一下,作者是何人?唉!我那朋友,自己不懂壶,
买了一堆的商品壶,只有他祖先留的这几把比较像样子。

回覆1: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411-20:40
潘仕成,字德畲,清道光广东番禺人,先世以盐贾起家。
清道光癸己年(清道光13年,西元1833年)京畿荒旱,潘仕成以副贡捐输赏给举人,历官至两广盐运使,粤人官粤诚破格也!
在广州建别业名“海山仙馆”,即今荔枝湾台榭亭院,莳木栽花极人工之胜,四方闻人莅广州者多集其间,潘仕成喜收藏法书、名画蒐罗极富,刻有“海山仙馆丛书”、“海山仙馆藏真帖”。
其先世本闽籍,闽人多嗜茶,至德畲好尚不改特制茗壶,以壶盖唇外阴文篆书“潘”字印为识,至今流传粤人,名之曰“潘壶”!
上文录自“阳羡砂壶考”。
咳!咳!
回答如下:
1.盖唇使用接片之手法,是全手工成型的方式之一,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样,.........有机会观察一下方小龙之壶即知!
2.关于“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之事,依老朽所知,若偏红色乃朱泥壶;若偏褐色则是清水泥。(注:清水泥使用日久会现黯肝色);可能因窑温欠佳,再加时间日久,故难以区分罢........
3.若真是“潘壶”,则是宜兴壶无误。
4.“潘壶”皆以小品居多,受盛名之累,.....由古至今因仿者太多,至无以分辨矣!
5.常见之古代~“潘壶”,造工与泥质皆不俗,惟窑温不足者居多,若属真品则应全是潘氏订制;就朽经验而论,因非其本人所制(受其订壶之陶人应不止一人),故无法自造工上分辨真伪;更有可能受其订壶之陶工交完货后,另制出大批“潘壶”应市!老朽觉得“潘壶”之泛滥,令人怀疑当时属大批量长期生产,至少不会是当官的弄个几把玩玩而已!
蒋燕亭与蒋祯祥造工、泥料较不讲究,待下回再叙!

回覆2: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汲茶客 0412-20:52
多谢余老说明,朋友看到我的留言,告诉我那两位姓蒋的,似乎和蒋蓉有点关系,
这我就不知了!这还是请余老说明一下。

在下壶有二十多把,半数是大学时买的商品壶,有七把是古农的,
另外是朋友割爱的(半强迫朋友让给我)
但是看到您的换档后的差异,呜............我的壶都没有换档过,
除了几把是朋友泡好的,被我抢过来的外,一律者是一个字「惨」,
在下自认自己的茶功,即使不是一流,也是已不是泛泛之辈!
但是未有包浆的「皮壳」出现.......大概因为我天天换壶泡,且我嗜喝普洱,
人家说普洱是最不好养壶的茶,因为油少,是吗?
我的三代嫣红到现在,还是三代灰红(灰尘很厚),这要怪您了!
每每都说会爆壶,害我只能当观赏的壶,一旦破了,我的一个月生活费就
没了........我想应该有不少壶友同我一样。

回覆3: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412-20:53
蒋鸿高(彦亭、燕亭、燕庭),著名大师蒋蓉之伯父。
昔年(民初时期)曾与4~5位一流高手(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等),受聘于上海古董商,专事仿制明、清二代之高古重器(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陈仲美、陈鸣远等);蒋鸿高携幼年蒋蓉于该时期上海所制之壶皆属精品,最为人所称道者,乃“陈鸣远~小束材三友壶。
惟蒋氏英年早逝,.......除手遗让壶艺高手真假难辨之仿古名作外,其馀老朽所见之其壶,皆属泛泛之作,应归类于大批量生产之“大路货”!
彼时陶人生活之艰困,为生活而抛弃理想.......,应由此可见一斑。
亦可见宜兴陶人技艺观念之精进,与外地文化知识交流之重要性.......。
按汲茶老弟云:该把朱泥壶红似“大红袍”......,持之“非常重”........,摔碎了,里面也是全部朱红............
依老朽隔空把脉,仍是窑温欠佳.......
盖!同一朱泥底子,窑温愈高易泛黄光,窑温稍低则偏红但不润;“非常重”则是浆多窑温低之另一明证;壶之横剥面与壶表完全一致(同色),则绝对窑温差多矣!
咦!........蒋祯祥老前辈之点点滴滴,老朽好像.......记得.....刚讨论不久,难道汲茶老弟未曾得见???
待老朽翻出档案再行补上。
回覆4: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412-21:29
普洱养壶之“渲染效果”.......绝对大于“包浆换档”!
一般而言,开壶后.......茶壶之皮相会“顿时”沉了下来,......但因受普洱“渲染”影响后,此现象即较不易察觉矣!
另,普洱再如何善待保存,亦会略现杂味;混浊了砂壶后....想当然尔.......开壶、换档反应之灵敏度亦稍逊色矣!
您可曾察觉,品普洱需“抽丝剥茧”(闪开多种异味后)始得“真味”.......,很辛苦喔!
或许异味杂陈,即是每片普洱“特殊风味”之卖点罢!
回覆5: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汲茶客 0414-12:32
余老:
因您说您曾论蒋祯祥的文章,在下想应该都会看真壶的讨论区,
但一时心虚,还是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都看了,呜..........
还是找不到.......
至于养壶的问题,我已不去烦,因为在下嗜喝普洱也是没办法的事,
我手上是也有不错的台湾茶,但是这几年都不太喝。想想拿来养壶算了!
我的喝茶量很大,曾经一周喝掉二斤(约普洱的两饼),就单一个人喝而已!

回覆6: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414-13:32
嘿!嘿!
这下该老朽有些心虚啦........
盖!老朽近日杂事缠身,前日接获汲茶老弟之来函,本以为蒋祯祥已谈过.......,致请您回头翻找.......;岂料有关蒋氏之种种,老朽不知何年何月何日在哪发表的文章,竟误为在“紫砂Q&A“里头.......,哎!罪过......罪过!
朽已将蒋氏之典故说明,委由韩洪波所长以“另类”角度要求其提供文献资料矣,请稍待!
老朽性喜将有兴趣之事物搞得“条理分明”;对普洱茶亦然,........就朽所提,其“后发酵”后所产生之异味,即是其特色,如臭豆腐、臭桂鱼等等,喜好者趋之若鹜,厌恶者避而远之!普洱之特异风味与高山茶之原始风味,.....何者为优..........,实属难解之“疑惑”!
朽有偏爱!但无主观意识........,嘿!嘿!只是对普洱炒作出之高价........,有些难以接受而已;..........亦对茶友需花天价,始能求得此茶而稍抱不平而已!
对普洱之品茗感受,老朽研究多年矣.......
近月即将推出专门“整治、调理、润饰”该茶之“普洱泥”,........茶汤品质应不会让大家失望才是!
当然,前提是其黏性是否足堪“起身筒”矣..........

回覆7: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汲茶客 0415-12:41
余老:

在下喝普洱是有典故,这说来长.....
不过近来普洱被炒高,尤令在下心痛不已,
在下是不怕没茶喝,但是像青饼这种已价高,
在下茶和壶均不是很多,但是一直在加强自己
的知识,像余老之前赠的石黄土,我就不知反
覆研究了数百次,因为老壶和新壶在下都有一把,
觉得这学问很大,愈了解愈知不足,
余老在研制普洱的专用壶是普洱可喜之事,
给您一点建议,我觉得普洱要有逼温快、降温快,
气孔大,但是结晶小的特质,
这几种却恰好相反,令人很头痛!
我现在改用高山茶来养三代嫣红了.......

回覆8: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415-12:52
咳!咳!
其实老朽未触电脑前,早闻汲茶客之盛名......,甚尔许多人还误认老弟是老朽之化名呢?
老朽对泥料专研与深入之故,往往使要求之“角度”会超乎一般人的想像.....,日夜不断的试片和检测,确确实实掌握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当然的.........泥质与练泥方式、加工程序、窑温之恰当等,......每一个小环节都会影响“冲茗品质”与“视觉效果”和“养成速度”!..........所以关乎“质量”之诸事,老朽是绝无妥协的馀地!
对于普洱泥........,老朽除了要求视觉效果之“搭调”外,......“激浊扬清”更是必须的冲茗水平!
视觉效果之影响品茗气氛,相信老弟必然早有体会!
泡普洱........,老朽设想如古代中国民间的“氛围”里,.......好友三两(当然,若伴红粉佳人更妙)、烛光昏黄、落叶虫鸣依稀可闻.........,红、黄、绿、蓝、黑的神兵利器均感突兀!
故,朽经多年推敲、实验始练成.........色泽、触感、及视觉效果,会让爱壶人直接联想到普洱茶的“神器”!
感谢老弟的建议,老朽会特地注意!
您认为泡普洱,用几cc的壶最佳呢?
回覆9: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汲茶客 0415-16:33
余老:
在下以为C.C.的壶都好说,但是要出水快,且利落,高山茶的要求已是要出水快,
普洱的茶香是在冲后才有,所以出又要快,而壶要有肚大,始能陈韵,
我有用大壶也有用小壶,大壶置茶量少,久浸,小壶置茶量反多,不浸即出,
这是在下的喝法,每人皆不同,恰好的壶大小应是在180∼250之间 吧,这是个人
所想,我试来试去在下的以红紫砂最佳,这块土是您所冶练紫拓朱尼,有气孔且
能提味,对好的普洱是一大助益,至于后期的熟茶则用更大气孔的龙山名砂、松缎等,
而双龙墨砂和窑白在下并无,所以无从尝试,至于别人所文革壶和清朝紫砂,不是泡
普洱最好,而是这些壶只能泡普洱,泡其他茶,根本 温度不足,而这种的泡普洱也
是普普,就连邵景南和时大彬的真品都是如此(在下因机缘,故使用过)这种收藏可
以,因为风化程度太高了!曼生壶和其他堂号的在下看过,但并无缘试试。
这是在下的一点浅解!我觉得泥料最重要,宜兴好像有四大山(丁、蜀、黄龙、青龙)
这四处的土质都不相同。这一点我不便「班门弄斧」,哪轮到我说话。

回覆10: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415-21:40
咳!咳!
感谢汲茶老弟提供使用心得&资讯.........
相信很多壶友一定受益良多!
老朽于此谢了!
《您提及:至于别人所推荐的文革茶壶和清朝紫砂壶,不是泡普洱最好,而是这些壶只能泡普洱,泡其他茶,根本温度不足,而这种的壶泡普洱也是普普。》
老朽深表赞同,.........嘿嘿!.......只是........老弟“好像”有点“狠”喔!
嘻!老朽“江湖愈老,胆子愈小”,说起话来可“含蓄”多了。
一般来说.....,文革壶与老壶之窑温掌控欠当、球浆比率失调、加工程序生疏,.......故实难以泡出好茶!
拿起老壶.....怀著思古之幽情,泡起茶来之“氛围”影响,砂土味都会变成特殊风味啦!
老朽只给老壶泡茶之水平.....,嗯!......评个“鱼目混珠”!
哎呀!老朽手中的文革茶壶&老壶能卖给谁呀!
言多必失.......
阿弥陀佛!
回覆11: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韩洪波 0417-02:02
有关汲茶客先生所问蒋祯祥资料一事,谨回答如下:
蒋祯祥是清光绪间人,留其章款名号之器不多,经多方询问老辈陶人,对其人渊源均无所悉。
其作品质量一般,并均以当时流行之品种为主,并非富创意之人,极有可能受聘于陶号或作品皆委寄陶号代售,极少部份请人落款名号,但大部份都以仿古为主,所以虽时隔不久,落其款之茗壶却极少之故。
这种现象在清末民初是很常见的。
蒋祯祥和蒋蓉家族并无任何亲戚关系。
回覆12: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417-02:25
嘿!嘿!
老朽补说明一下...........
蒋蓉大师其祖籍乃浙江长兴并非江苏宜兴。
两地相隔约几十公里路吧!
所以其家族与宜兴人之渊源较少................
数十年来,老朽经手过之蒋祯祥作品亦只四件而已...,一件缎泥、三件清水泥。
其作品工手平稳、稍见匠气,精加工马虎(此点是与彼时名手相比之结论),身筒泥片偏厚.........,泥料嘛..........疏松平常!
蒋祯祥之作品较少,并不代表其珍惜制作,........按老朽经验来谈,其所遗之壶均非“精雕细作”耗时之类型,故老朽认为韩兄说对了.......,其馀时间生产仿古去啦!
不过,这么一来汲茶老弟您的好友可高兴啦........
为啥?
真品之可能性大矣!
回覆13: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汲茶客 0417-12:29
余老:
蒋祯祥我只看过他那把,没想到您还经手过四把,且我在书上未曾见过,
之前蒋彦亭的我在书上还曾见过,但是很少见自己落款的壶,而是多仿古,
我自己以为功力已足,却仍大不如您.........
老壶这几个月见得很多把,我觉得老壶的本身是具故事性,而新的壶是有实
用性,但是我不喜有人炒作古壶或文革壶吧。
老壶向来我见到几位茶友的先人收藏,却不知好好珍惜时,会向他们拗来,
但是像这一回我在网上问您后,我想这一位朋友就不会再让给我,哈哈∼
我是都会拿来试泡,但是效果都不佳,有的还会一冲水就出现裂痕,像手上
有一把道光邵景南的老紫砂方货就是如此,因为当时是接片,年代一久,加
上土质不佳,温度不够,就会有小裂纹,出土的更不用提,我觉得壶以实用
性要来得重要!
另一点问余老,好像记得很多大名家的祖上都不是宜兴人,记得有的是长沙
人,有的是广东人,还有些是上海或浙江人氏,这比例高不高?
回覆14: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汲茶客 0419-20:31


余老:
我又来烦您,这回该我的问题,之前提过我有二把朱泥,
新壶不用说就是李伟翔的三代,而老的壶今天请我的主管
看了一下篆字,是玉峰老翁的款,壶面「卓云并记」的刻字款,
中间的峰字有争议,字很奇怪,所以是玉什么老翁,请这位不
怎有名的人是谁?卓云又是谁,三刀法刻的很好,这是我主管所言。
作品温度够,泡高山茶不错∼

回覆15: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古陶研究所余启任 0423-17:52
汲茶老弟抱歉罗.......
经查询两峡各高人,竟无您所提之《玉峰老翁的款,壶面「卓云并记」的刻字款》等资料,所以........
可能有二:
1.古壶或老壶落自个儿章款者并不多,量较大者(较有名气)一般都有些许“痕迹”可寻;.......偶一为之之落款,依前代所遗之文献资料,....就力有未逮矣!......其中最感头疼者,莫过于“字、号”等落款,......盖其一生难说有多少个意欲闯出名气之“神来之笔”呢?
2.也或许只是近代乡下陶人之“花招”而已,若属此,则不足论矣!
下回老弟可否于询查时,能多少提出些许资讯呢?
最佳的方式是能提供些图片,.........如此一来,老朽立可判定其来龙去脉,.........嘿!嘿!以避免“将军跌落马”的尴尬喔!
回覆16:泥质怪怪的,不太像紫砂...
发言人:汲茶客 0423-21:40
余老:
在下没有数位相机,也没有扫描器,也没有好的相机, 只能 口述,
反正大概是村夫之作吧!当时是朋友鼓吹下买的,很少用。当时是看
在老朱泥、刻字好,重点是便宜才买,不过大概就是山野村夫才有那
种价钱吧!
古壶仿的超多的,时大彬、孟臣、鸣远的一堆。
© 2024 古农真壶有限公司 / Design By Virtualhost